陆萍著《一滴蔚蓝》(154-158)散文诗集文汇出版社.2022
| 分类: 散文诗 |
一滴蔚蓝
158处处奥秘,凭空万里
在看出版社发来的电子清样。现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繁复的出书过程,都可“一眼勾销”而非一笔勾销。所有的编辑、修改、校对、一审再审等等一应编务,都可以影子的方式,从作者与编辑的眼皮之下,游来游去。
文章是条活水大河,里面的文字也都如波浪一般活蹦鲜跳。任何字句、段落,都是可以随时将其拿下,也随时可以更新补上。不管变动是多还是少,修改是大还是小,凡被刷新的书稿文字,它照样可以跟着文章的“大部队”,从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通道里,隐身飞到大编辑那儿报到。当然也可以从大编那儿,孙悟空般飞到作者眼下。任意往返,秒杀,搞定。如此说来,人就成了神仙。真的。
当下,我们的神仙生活,就这样在眼前次第展开。
有时看着凭空到手的图文,我还要追忆一下此图文一路过来的踪迹,倒过来去消化它一路上的颠簸。我循着过程的每一步细细察看探究。确也真是步步踏实着过来的,一切都有路径都有规距,明明白白,没有死角没有含混。不是我以前想像中的混沌模样。
新书在文汇社出版社出版。我足不出户,出版全在新的维度里神秘对接完成了。以前出书都是活字印刷,每每制作中的琐碎具体,都以纸质实物,货真价实地捏在手里,翻过、摸过、改过、看过。
现在崭新的时代已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着陆,“元宇宙”时代已经开启;种种神奇,一触即发;处处奥秘,凭空万里。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辅相成。本来不可思议的神迹仙踪,现在就这样变成了手头的真,眼下的实。
2019-1-1
去天山茶城一走,得一把很别致的小壶。
只见壶身设计,那稳稳当当的流线,一泄为快,收至壶底压个结实。让你把着握着时,总觉得心中稳靠。壶身呈圆柱形,手掌盖在壶顶,只觉得落下的手指,顺畅无比,熨贴有加,凝神间似有胜券在握的感觉。
稀奇这世上总会有得心入意的玩艺儿,凭空就契进我的内心,里里外外的知己知彼,外物与内在相互间的“一级响应”,令人身心愉悦。

155生命像河流一样流淌
醒来,便是满屋阳光。不仅满屋还满床。床边的翠绿色的藤萝、生机朗润的绿植赤边叶,在阳光下,以她枝叶映衬的影子线条,在天花板上写着诗行。
我可以做日光浴。阳光暖融融地给我大笔大笔的金币,也不时为我总结着人生经验。
太阳什么事也没有做,就光芒四射。花儿什么事也没有做,就自然绽放。我也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忽然就觉得内心洋溢着欢乐。
即使小屋漆黑,相信我也会安而详之。那种由内而外的喜乐洋溢,我体会到顺其自然的真实。
神闲气定。让一切在过程中静静发生。
让生命像河流一样向前流淌。
156如果你觉得快乐你就跺一跺脚
做些随手想做的小事。无用之小事。没目的小事。心里很安泰。
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我在享受。
我该跺一跺脚对自己这样说。因为有句小孩唱的歌词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快乐,你就跺一跺脚”。
生活中有很多片刻,在神思中一晃而过,无法固定下来享受;那么就架起“仪式”经幡,保存在人心的文件中。
尽管在外人看起来,生活似乎有点混乱,但我的心平静安详。顺着生命河道的流淌,接受路途上所有事件的发生,到那儿都是我的安魂之处。就如千年苏东坡赠王巩的柔奴那诗中两句名言一样“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即吾乡”
近似于将自己藏于造物主的天下,参与大化之流行,则我与天地为一,游心自然,无得无失,物与我都一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中的一分子。每个片刻因为没有目标便成了开始,同时也成了终极,无始无终就也成了永恒。
市面上正流行的“活在当下”,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呢?
157神秘的里面再里面
阳台四季总是春意盎然。每朵花在这儿都过得十分惬意。我知道它们的冷暖饥饱,包括谁爱阳沐光、谁喜水润根、谁只受柔光水气、谁偏好燥土沉阴。
为花们留影,成了我的日常作业和即兴抒情。照片发朋友圈,不想众人留言说被惊艳到了!
我一时错愕,便顺着别人的惊艳,再次走进我的阳台花园。我在鲜花绿叶、软藤柔茎和轻枝翠蔓间细看,却实在没发现有甚惊艳之处。
忽然想起东坡的诗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此身在山中”。果真如此?
“如此”之后,却还是心有不甘.....为什么“只缘此身在山中”呢?
原来现场,人整个混迹其中,对于眼前景物的感受,所有的功能感官会同时打开:视觉、听觉、嗅觉,也可味觉和触觉,甚至还可用手脚将“所摄之物”,侵略性地断碎。这些个时候,精神中的感觉都还轮不到上岗。而一旦到了照片画面以后,就只有视觉可用,除了看还是看;手不能摸,鼻不能嗅,对画面的体验,只能在精神层面里展开;那光、那影、那色,加上翩翩联想.......精神层面的无限丰沛,让画面内涵呈几何级的增彩添惑,其时之于现实,就产生了莫大的距离。
所以现场的画面,永远要比现场的本身神秘吧,惊艳,当更在这神秘的里面、再里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