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萍著《一滴蔚蓝》(51-55)散文诗集文汇出版社.2022

分类: 散文诗 |
51上网绝网之际
正处在一个渐变地段。有的于网,有的绝网。网上网下的世界,会让生活在同一时空的人们,一扫三维世界的障碍,并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全方位互相交流、互通天地,且互相感染着也互相妥协着。这一切就令我们的生活叫做“元宇宙”时代了。。
新时代仿佛到了某个端面,某个边缘,某个临界。
虽然人们迟早会被这互联网所吞没。在没有完全被吞没之前,就会有一个相当有趣的渐变地带,这一地带尤如晨昏交替,生死交迭,也充满悬念,注定要发生点什么故事的地方。
一如大海与陆地相连之处的一片海滩,海滩就是一个平台,天然就该承载点什么情节。
一如天地苍茫的远处——高天和大地原本就天差地别,互不搭界。而现状却是天地之际出现了一条地平线,这一线缝合了天地而抹去了天地的差别。
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奥妙的当口。我网上网下都参与,在某个海滩和地平线上,当个目击者。
52涂鸦
M50,即上海莫干山路50号,心仪已久。
不想初与涂鸦照面,即见丹青笔墨浩如波翻,将整整一道破落的长墙,化腐朽为神奇,整落得光鲜亮目,时尚神丽。
细看那涂上去的“鸦”;有夸张到了极致,却忽然又回原点来个注解;有红黄蓝白黑张扬到出离色彩,之后忽而又回神疑眸,轻声曼语给你来个“禅说”;一路过去,目不暇接,又让人思潮起伏;峰回路转,又忽然曲径通幽......
蒙蒙细雨若有若无,打磨着人的性情。这个当口看涂鸦,其实是最好的时段。
曾经是那样熟悉的破旧和荒寂,而今却不断生发新意和生机,而且,不时有尖锐的撞击,让人的思想在暗处闪光。
53看眼石头
有时大老远过去,腾云驾雾,跋山涉水,淋漓大汗之后,竟然就为看一眼类似伫立在水里一块大石头。
这是精细准备功课的游程终点吗?
这是累积休假远行的目的吗?
这是苦苦追求的身临其境吗?
或许是,或许什么都不是。
但就是感受了一种满足与踏实,享受到了人生的渴望与生活的甜蜜。
人生旅途,其实就是由这样一块接一块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连接起来的风情。这种场景仪式,会给人生以一种豪气逸韵的品级,也会给生命以一种披沙拣金般的质量。
54世界上仿佛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置身苍苍茫茫的大草原,世界上仿佛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在辽阔深处,想光着身子在海滩边走来走去,像顽童那样去捡小贝壳。想像米开朗基罗手下的思想者,在礁石边沉思。想兴致来了就去海波尽头,趿过水陆交界线,到海里一游。想上来时就一个转身跳上岸来,浑身湿漉漉地仰天躺在海滩上闭着眼睛晒太阳。
想与人倾诉心中太强烈的感受。想一个人去海角天涯感受生命的孤寂。想让思想到遥远的地方流浪。
大草原辽阔得让人迷茫。仿佛世界的起点在这里,世界的终点也该在这里。

55因为神在
我这张速写是大画家朱自谦画于33年前。在它今天露面的第一时间,人人都说:“这画得不就是你吗!”唯妙唯肖得益于神似。于是文汇出版社大编就将其上了我新诗集《生活过成诗》封面的前勒口。
我仔细、长久地看着这张肖像画。发现那上面不过是几根数得清的简单线条。就几根线条而已,数得清的,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但是,为什么又会这么像呢?
原来数得清的是线条,数不清的却是线条与线条之间,种种复杂微妙的关系。线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关系之间,那些或公开或隐秘的关系。
关系里有着庞大的阵营。
这关系庞大的阵营里就住着一个神。躯壳之内的那个属于我的神。
神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却分明切切实实存在着,感觉得到。
说她没有根吧,可以。但是却偏偏扎得很深,有生以来,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说她有根吧,也可以,但你从这几根线条里,一根根可以摸将过去的,什么都没有,清爽,通透,没死角,没有什么可被藏着掖着的。
神,厉害;神似,更厉害。
画家的线条里不偏不倚地倾注了神性,所以神似的速写作品,那怕我再年轻或者再衰老,终究还是我。因为神在。

本博文图为冯骥才作品(包括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