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萍
陆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98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萍/《床上有棵树》散文集后记

(2022-03-18 17:32:34)
分类: 散文集
  陆萍/《床上有棵树》散文集后记

后记《床上有棵树》    /陆 萍              2432字
 
      散文随笔这类文稿结集出版,在我还是首次。感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厚爱,本书已是我第三本获得出版资助,倍加珍视之余我心怀感恩。感谢著名评论家刘巽达大兄为拙著赐墨高评,感谢新友丹飞才子读拙著挥笔纵横,让本书前后风光流转,平地生辉。
     得闲回眸,发现一路上也絮絮叨叨写下了这多字。汇集出版似乎也不是我唯一的初衷,只是不写,内里就无法安神。冥冥中是否还有一处所在,如深井黑洞般吸纳着我的这些神思心迹?隐约觉得这神秘之地,在我灵魂之内,也在我的存在之外。
      每当一天打理结束,总是夜深。如是心有不宁,习惯用诗表达,一气呵成。诗直捷、尽性、速成。因为天一亮生活又将被刷新,当夜写完就等于压实,像小时候见娘亲腌咸菜一样,打理着实后,就可以铺新的一层。
      昨天置身在夜上海外滩的黄浦江上,船身颤巍,波光里闪金耀银。周遭灯色滚动,光彩遂浪追云。一百年苦难与辉煌,在灯秀中跌宕起伏,一世纪血泪与骄傲,在心海里起伏沉浮。突然船上一阵欢呼,即见远处夜空显现竖排巨幅灯光红字。身不由己地随人潮涌动前往,却没等拍摄,瞬间就变幻其他。直到灯秀结束,再没重显。真是百年风华,今天读懂了你的样子。
      这个样子我熟悉,瞄准一个目标朝前走,风不停,雨不歇,那怕风腥,那怕雨血。自己在这个成长环境中,耳濡目染,现如今已使命入骨。一旦上肩,一辈子无悔无怨。
      天天用文字压实自己。审视、追问、寻求、拿捏、思量甚至心证,不到极限决不罢休。当然我的“极限”其实很有限。只是竭诚尽力,在我的觉悟、学养、识见诸等之内。
    
     陆萍/《床上有棵树》散文集后记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诗能承载。思想碎屑与推敲边料,我就随时用随笔散文的样式包而裹之。走过、路过,觉得不写就是自己的罪过。尽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怪罪,但我自己不会放过自己,使命使然否?哈。
       有评家言,陆萍对于具体事件的描写,似乎永远保持一种本能的警惕。评家眼光犀利,一针见血。我觉得过程细节的描写近似浪费,直奔灵魂核心部位才是我要做的正事。我常常不耐“具体”,至多让文字若即若离在其上空飞翔一笔带过。当然,如是要害的伏笔,再“具体”我也会埋线,并不惜笔墨。
       一天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有时会很有趣。一个场景,一次遇见或一场追赶等等,常常会不讲逻辑、不分门类一涌而至。生活的真实就是这个样子。我的这本散文随笔集也想“这个样子”:既然每文都独立成章,又不是小说要前后呼应情节连贯。在编书时,我就一反常规,内容不作归类,时空任由穿越,往往是年代相隔久远的两题,或者是内容迥然的记叙,就上文下文挨着。率意任性、随机编排,或许更能让读者时有“意外”而助力情趣,也让阅读保鲜。全书21万字篇幅所分的三辑,同样也没传统的归类,只是为阅读时的视觉审美需求,透气歇脚而已。
       不喜按部就班、因循沿袭,更近霎时感悟、即兴挥洒。凡事总会留下痕迹,那我也放任自己。总认为诚实是第一要,不管是为人、为事还是为文。
       没想到几十年来随手写下的文字,对我如此忠诚。它们以谦卑的剪报剪贴、匆草手稿或者就是博客,默默无声地为我守住了岁月,供我现在尽情开掘。只是一本书的容量实在有限,有些篇章的入选,我是因其年代的迹痕;有些则是生命时光的刻蚀,回眸时无法绕过。其余所选篇目,也非刻意。我重读校样,时有换篇目的冲动,觉得还有某篇某章似乎应更早入书,但我还是克制。与友朋聊天时,我喜欢说一句:好日子慢慢过。那么这时我就对自己说,好文章慢慢编吧。一笑。
       一笑之后却于心不甘,趁“疫情宅家”,已将“好文章”编进散文随笔的第二本,且书名已定《吃时间的大虫》。在寻迹这条“吃时间的大虫”之际,不料又在岁月的泥土中发现了几百条“思想的小虫”,于是,也随即编成散文诗集,且题目已定《一滴蔚蓝》。记实文学集”《生命极地写真》——陆萍采访手记”闲来也在编定中。
       整理文稿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诗集与纪实文学集呈交替出版的节奏。这状态在跨时三十几年中维持了十多次,即一本诗集出版之后,紧接着出版的就是纪实文学集。那怕工作中的监狱采访再忙再紧再费神,对诗的坚持,一直是我情怀的底色。
       也许,这是生命中的一种卸却与平衡。常年奔走在假、丑、恶的案事中采写,(完稿一次常会大病一场)人性难免会被“地狱之火”灼伤,这就需要诗与远方,以真、善、美的雨露甘霖,来滋润、修复精神上的累累创伤。
       再是诗歌创作与铁窗文学的齐头并进,也强烈了我的生命,锐利了我的悟觉,让生命两极的撕扯力度抵达最大;张力的饱满同样也会刺激“置身生存极限”境地中的创作思路。此当后知后觉,那年那月并非我有意为之。
       一直以来,总有无数个“为什么”纠结于心。当然这不是叶永烈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所能回答我的。我在写作中考问、寻觅、感觉、探究、琢磨,反思;也日夜沉进书海,也长年跟踪采访;一如年轻时寻求“幸福是什么”一样。
       到头来才渐渐明白,人生原本是个过程,而幸福却只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明白爱是超越理智与算计的激情,它在创造的同时,也进行毁灭;明白内在的道德律令,是每人心中的神性;明白信任,会使每一事情变得神圣;明白多愁善感不是感觉,感觉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品质;明白悲伤都有它本质的稳健,所有的悲伤都具有深度;明白生命原本是一个必须要被经历的奥秘,而非一个要去解开的谜……
       渐渐明白的路途也是考量灵魂的过程。创作时的殚精竭虑,文字抵达的精微锐利,可以逼近造物设计的奥秘,经验生命过程中的沉浮际遇和苦难哀乐,尖锐地体悟日常,潜走人性,同时也能感受生死之间甚至时空之外。
       天地高远,思想能量的加持,让我在有定力的写作中得大自在。在无以数计的大堆书稿纸页中梳理我的岁月,对一个有选择性障碍的处女座我来讲,折腾得真是可以!我加惊叹号。好在自己曾经说过:没有经过折腾的人生,不能称其为诗人作家的人生。那么这回不意间的践行,又次佐证。
       回眸半世纪,翻动五十年,我想起了木心的感慨;是的“岁月不饶人”,那么我镌刻在岁月大柱上的这多文字,可以说“我也没饶过岁月”。

                                                                                                    /2021-9-23梦乡小站
陆萍/《床上有棵树》散文集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