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邀月光起舞——读陆萍散文随笔集《床上有棵树》文/丹飞

(2021-08-27 00:44:40)
分类: 对我作品的评论
邀月光起舞——读陆萍散文随笔集《床上有棵树》文/丹飞

邀月光起舞--读陆萍散文随笔集《床上有棵树》

/丹飞

 

  方之陆萍的众多粉丝,我是后来者,相识既晚,契合的程度、深度未遑多让。

陆萍的上海居所四面来风,夏天用不上空调风扇。房子由她亲挑亲购,一见即生欢喜。又三面朝阳,常年光照满室,能量具足。两处阳台,好花好草装点得有如花苑密林,经她巧手拾掇之后往往枯木逢春,再与翡翠竹、“婚礼油画”诸般唯有她能叫出名来的花木相伴陆萍的文思往往就此如流泻,如泉涌。

她的书斋谦称“梦乡小站”,书是唯一的主角。书的主人则化身“书农”,以笔为锄,开荒种地,撒豆成兵,诗文茵茵,灵感砸地,名闻沪上自不待言,举国文心、海外文聚皆叹其勤勉而成绩斐然。这是一个舍得心力、敢于出活的书农,她虽谦谦,文坛待她不薄,不说其诗其文获得的海内外高誉,单说两个选本,你我不由得莞尔、击节:其诗《冰》等被《爱情短诗》1995浙江文艺出版社)选中,她与马克思为邻;《情诗赏析》1990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中,119个诗家,陆萍与诗经、乐府、李白、杜甫、陆游比肩。其诗已入史,相较而言,其文尽管得多方重奖,声名则还远未彰显。诗文是陆萍的双翼,敬希文坛及读者诸君注目陆萍诗歌之外的另一翼——散文、纪实文学。其文值得高强度、高密度的观照和礼赞。

本文单说她即将面市的散文随笔集《床上有棵树》。

为什么说其文不输于诗?答案还需要诸君循《床上有棵树》这座迤逦的文字宝山布下的迷人小径曲径通幽,直登堂奥。本文只揭开寻宝图的一角,露给你看陆萍散文之妙,其妙不惟立意之新、思维之趣、布局之巧、行文之美。

有趣的是,陆萍的诗歌长于思辨,天文地理、宇宙万物、世道人心皆入诗,约之传世的诸多名篇,都以说理取胜,人性的把脉,美学的梳爬,向外的视野发散,向内的深思自省,终落脚于哲学、哲理、宇宙观、世界观。女诗人而哲思无匹,是以在诗坛卓然而立。



散文则不然,反倒诗性涌流,哲理思辨的一面还在,底色和皮相却是柔性的、柔软的、缱绻的女性的特质。一言以蔽之,其诗以笔为刀,剖情剖世干脆利落;其文的基底是理解和宽宥,以柔克刚,甚至发心不在克而胜之,而在于共处共生。其诗属金属,属石头,属大地,其文属水,属气,属浩渺星空。借用古人对词的另一个称谓,陆萍的散文是“诗余”,比诗更诗,是诗的延展,如月光倾泻大地。

说陆萍是沪上最资深的政法记者不算夸张,在政法一线采访的经历使得她有机会触及人性的多面及社会深层的隐痛,写作并出版了诸如《一个政法女记者的手记》及《走近女死囚》等一系列轰动社会的非虚构的作品,还带来了本集中的一批异数——常人无法书写的关高墙之内生命极地的灵魂拷问,以及他们的命运迷思,《叫我妈妈回来》是陆萍散文中的短制,读来隐隐戳心。此书偶见奇崛,笔走朱粤族与汉人喋血往事的那篇《怎么也无法忘却》看得人后背发凉,吴凤老人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直至以身饲虎,以血止战,大义压顶,悲情压顶。其生死观固然有时代性,时势造英雄听起来浪漫,落到每一个英雄个体的头上却壮怀激烈,往往以血以命为代价,此中沉重思。集中忆人散文多有佳构,《爱,是给予》《异国迷途》等篇章合该入典,进入中小学教材。中外文坛耆宿王辛笛、徐迟、屠岸、牛汉、邹荻帆野曼今辻和典……常人既难一见,更不可能有所感触,在陆萍笔下,这些名留当代文学史的“文曲星”们似乎别开生面,与别的写家所述相较多了一些侧面,更鲜活灵动,更亲切可感——王辛笛给夫人报就三个字:“帽已买”赵丽宏抬手想擦去陆廷画葡萄上的水珠……陆萍自身的文路文脉文思文运在这些篇什的娓娓行文中叠梁架屋,以孑然独到的身姿站立到世人面前。印度博帕尔国际会之行的《异国迷途》“意外”聚笔机上偶遇的一个喊她“妈妈”的印度小女孩,堪称今人学创新巧思、传情达意、布局谋篇的写作模本。

记恩师谢泉铭,并无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的情节,却读来使人目润心潮,一个是为文学青年点迷津更在其遭厄之时鼓气撑腰的报社老编辑,一个是跻身名宿之后仍然感念师恩,字里行间深情款款的文学闯将生活中不乏平淡之交,却少有这样的“泉报”之心。写亲弟弟、上海人出身的大画家陆廷,陆萍则抑制不住欣喜,文虽短小,却对艺术之眼抓得精准,此中功力有罗曼·罗兰捕捉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琴声之妙。陆萍记母亲、小妹等亲人的文字则情浓得化不开,感人尤深。写小妹难产的《触摸到生死的界限》属个中翘楚,读来时时揪心,读者不随陆萍的叙述张口无言、心率跳变、屏息直至长呼一口气都不能。“代入感”和“共情”这两把文学秘钥(二者其实一而二,二而一)在旁人那儿还只是硬邦邦的概念的时候,陆萍早已下意识运用,驾轻就熟。《触摸生死的界限》的姊妹篇,写小妹娩出孩子的《我的忏悔》远接奥古斯丁《忏悔录》的衣钵,忏悔的底里透出作者心性中的慈悲。

“娘家”多稼路是陆萍的一个小小的心结,与多稼路有关的篇章往往漾出似有似无的乡愁,泛出淡淡的昏黄光晕,那是岁月的包浆。“文字只是抵达时的路标。路标就是块牌子,我们走过牌子进入了更深的天地。”这是陆萍用笔质朴的忆母散文《在这条小街上》中的一句,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绝世高手,平平“无奇”的字字句句就是陆萍的手中剑,平平挥出,平平的招式甚至无招无式,效果却是制敌于无形的。这31个小学生都能读会写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却气韵自成,仿似构成了一个小宇宙,将读到这31个字的眼睛牢牢吸住,脚步不停,不由自主地进入陆萍用文字编织成的人、事、情的蛛网,沉入,再沉入。当然,这31个字也提供了一种新的门径,一块新的“路标”,指向我们每个人身周萦绕的,甚至是尘埋时光深处的、刻意消隐却怎么会消隐得掉的意结那个“更深的天地”。这是诗艺的即兴发弘,更是文艺的修行老熟到“平平一挥”即可动人于无形。

有幸到访梦乡小站,陆萍的花房最好的位置留给了一只赳赳流翠的纺织娘。纺织娘是上品碧玉金刚。其月色如洗,凉风穿过夏日的厅堂,陆萍谈今忆往,机锋不断,舌灿莲花,仿若随月光起舞。

邀月光起舞的,是陆萍,也是她笔下流出的繁花硕果。

邀月光起舞——读陆萍散文随笔集《床上有棵树》文/丹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追你到天边
后一篇:新的一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