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天风镇海涛
					
											标签:
																				
                            厦门鼓浪屿日光岩郑成功厦门大学 | 
					分类: 一览无余(旅行) | 
http://s4/middle/4d86b7f9t82018f9ec8a3&690
叱咤天风镇海涛
——日光岩掠影
 
 
 
 
 
  蒋鼎文的《日光岩铭》写出了日光岩的神韵:“日光岩,石磊磊,环海梯天成玉垒,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
 
 
 
 
我是从这个方向以这种方式临近日光岩的,这是与常规旅行线路相反的。
坐在索道上左右眺望,远处大海浩瀚,前方巨石嶙峋,脚下是疏疏落落的绿树林与红瓦屋顶辉映,舒心惬意。 
http://s14/middle/4d86b7f9t82004e66287d&690
日光岩的体积是9.26万立方米,估算重量约为250020吨。
在厦门,经常可见这样的整块巨石,以日光岩最为壮观。日光岩踞龙头山顶,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可谓“龙虎镇江”。
在岩顶狭窄的天风台上,我正领略着天风海涛,忽听得有人朝我大喊“老师”,诧异中定睛打量,竟是我二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同城而居难得见面,竟在这两千公里外的石头尖上狭路相逢…… 也算一奇。
http://s1/middle/4d86b7f9t820056641070&690
天风台上天风飒飒,极目四望海涛滚滚,群山倒影,巨轮列阵,此情此景,谁不心潮澎湃,豪情激越!
http://s13/middle/4d86b7f9t82005923be4c&690
 
从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屿像一艘彩色巨轮,停泊于万顷碧波之中,时浮时沉,波光闪烁;红色屋脊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之中风姿绰约,风情万种。
隔海相望,厦门市区、东渡港区、厦门大学校园等尽在眼中。两相对比,建筑风格迥异。
http://s16/middle/4d86b7f9t82005b8bdb1f&690
 
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馆”之称,前两次来主要是走街串巷地看建筑,这一次是俯瞰全貌了。
眼前最近的、有着绿色塑胶操场和篮球架的建筑群,是一所小学校。这一天正在举行学期末的休业式,大喇叭里一个女声正在给孩子们进行假期教育: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有些煞风景。
在日光岩,各种石刻引起了我的兴趣,随手拍了一些。其实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可惜当时没有导游讲解,许多精妙而珍贵的石刻被我忽略掉了,比如前面引的蒋鼎文的《日光岩铭》。
 
http://s16/middle/4d86b7f9t82006e5bba2f&690
 
http://s5/middle/4d86b7f9t820084535c24&690
 
 
穿过这道石缝有一石门,是当年郑成功在山上屯兵时遗留下的寨门。
http://s10/middle/4d86b7f9t82007bb2d849&690
 
巨石之顶,是郑延平水操台故址,岩壁上刻着“闽海雄风”四个遒劲大字,笔力饱满雄浑,与内容相得益彰。
http://s5/middle/4d86b7f9t8201daae1854&690
 
一块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
http://s1/middle/4d86b7f9t82007f6a1b70&690
 
 
这块面东巨石上有三幅崖刻,乍看好像一个人所写,其实是三人所书。“鼓浪洞天”是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写的,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日光岩上最早的题刻;“鹭江第一”是清代道光进士林咸所写,也是100多年了;“天风海涛”是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写的,在如此高大的石头上凌空题刻,真是气魄非凡。
http://s12/middle/4d86b7f9t82008964583b&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