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峰上魁星楼

标签:
魁星楼鳌头魁星点斗鹰嘴峰周至县旅游 |
分类: 周至风光 |
鹰嘴峰上魁星楼
魁星是二十八宿之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斗宿(即北半七星)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总称。又有一说为:魁星的前身是奎星,而奎星是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不管怎么说:“奎为文章之府”、“魁主文昌”、“魁主文章”,都把奎星视为执掌读书人命运以及文坛盛衰的神明。困魁有首意,后人办事图个吉利,故改奎为魁。然而“魁星”并不能表现出神的形象以之供奉,于是将其拆开,画成一脚向右跷起,宛如鬼字的弯钩,一手捧斗,一手执笔,是为“魁星点斗”造型的魁星图广为奉祀。后来也有人据此塑在一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一脚向右跷起的赤发蓝面鬼的形象,与图并存供奉。
人们对魁星的信仰始于东汉,盛于唐宋,文人学官多立庙奉祀。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仰观魁星而得高科,梦魁星之降而夺锦标”。人们相信魁星可给人们带来好运,能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于是虔诚膜拜。唐宋时,皇宫正殿雕龙和鳌于台阶之正中石板上,考中进士者站在阶下迎榜,而头名状元则站在鳌头之上。所以人们常称举考试得中第一名者为“独占鳌头”。古代神仙文化中,魁星被文人们广泛地奉为崇信最甚之神。
鹰嘴峰是周至县九峰乡的一个山峰。地势险峻,楼台高耸,树木葱茏,风景奇秀,即使站在山下107省道上亦是赫然可见。魁星楼建自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本邑清末举人 宫炳南先生曾为此楼题联曰:“魁斗回寅连鹰嘴,星标指震占鳌头。”此楼原为石砌小楼,因年久失修而毁。据传说,自楼建起学子赶考或官员晋升,总要登临朝观,布施许愿者皆能如愿。时至和文明盛世,乡贤名流倡议重修,一九八六年,遂在原址上建成此楼。在清理地基时,一个大洞穴中楼条黑色巨龙踊动,燃烛焚香祝祷后遁隐,人们纷纷议论曰奇观,一老专利申请议之为魁星显灵,龙脉复观。站在楼下,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一年四季,天南海北四面八方之学子偕同父母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将参加考试者求神赐予功名,如愿以偿者鸣鞭炮、披红缎、赠锦旗、施重金酬谢神恩,并且奔走相告,遂使鹰嘴峰魁星灵验之名播扬遐迩。因而这里成为观音山、首阳山朝圣路上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