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原动力与诗性美的实现
(2010-12-15 01:15:32)
标签:
新的艺术原动力诗性美智性美的实现哈雷作品研讨会诗评 |
分类: 评论 |
新的原动力与诗性美的实现
文/冯顺志
我认为诗歌不是简单的对社会生活充满乐观的理想主义情调;也不仅仅是浪漫主义的主场;更不是无视社会现实而掩盖生活本真,把创作引向粉饰现实的阳春白雪;与无病呻吟的虚幻性、矫揉造作、粗制滥造等倾向水火不容。诗歌理应是探测人类心灵与大千世界的体温表,是高悬在人类头顶上永不泯灭的光芒。而诗的形式不是诗歌的本质,诗的美不在于形式而在内涵,诗有诗的特质——“有韵则生,无韵则死”,这是普遍检验诗歌优劣的标准。所谓“韵”就是诗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纵观哈雷几十年的诗歌创作实践,诗人始终遵循着这一宗旨——春温秋肃地耕耘、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功,像一颗“哈雷彗星”,在当代诗坛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哈雷近期的诗歌创作又有了重大的突围——凸显一种整体庄严的诗核深度和意旨,他的诗总是能通过生活层面与世界物体变得通透璀璨,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流淌在他“诗韵”里的情志与智性——出色的想象力和形象感,奇特超拔的意象,呈现出人世间千变万化的视角。语言自然、质感、纯熟。既融入了生活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没有对世界细微的认知体悟,没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没有诗性与智性的融合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哈雷近期诗歌与上世纪八、九十年的纯粹抒情诗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如今他能更圆熟地善用细腻的笔触,来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生活和大千世界的奇妙,而不囿于唯美主义的审美乐趣,多数时候是将生活的意义和魅力植入在诗歌美学意义的审智上,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心灵诉说和情感表达方式,写出了许多有感情和体温的诗歌。这在他近期诗歌作品里,如《冬夜有感》、《和海交谈》、《岁末的光泽》、《庄园》、《闽江源》、《玉玺山》等诗篇,都是诗人近年诗歌创作新的原动力与诗性美的实现,体现了诗人近年来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我以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0 ,我跌入了自己的节奏里》,读之令人震撼:
城市的鸟巢
光和声音孵化出生命
兀傲的天鹅只在夜夕翩然降临
造境深远的大幕色点闪耀
在你的体温下面,无度的世界
总是波浪线,总是金野牛,总是无鳞鱼
总是机会主义者噌噌的步武
一朵云举过头顶
更多的手臂举过了头顶
你只管飞过,不顾及天鹅的表情
我在前庭流动的座位上
和你隔着一张脸。岁末,味道特殊
大剧院墙上照亮我的孤影
对你,充满了渴意
2010,脚尖像躁狂的风语者之长啸
明天……不属于所有的人
只属于风……
神赐予这双赶路的腿
足够有趣,有劲,弹性十足
线条喧哗,风雨洗刷着艺术苍白的脸
而人,如此执着,用骷髅串起璎珞
在斜阳喷绘的城蝶煽起疾风
就为了赶在幕启时打个漂亮弧线
无声的火曜
精神和肉身,不燃自焚
以2010、鸟巢、天鹅、金野牛、无鳞鱼、疾风、弧线、骷髅、璎珞等虚实意向为线索,略带轻松戏谑的语境、层层剥笋似的倾诉了岁月无情流失的意绪,诗人从中提取的感觉,转化为主观想像和内心独白。诗人对岁月感知有着深沉的心理驱力,自然、达观地进入理性思索和冥想,描绘了在无度的世界里,晨雾中孵化出新生命的窘迫,露水打湿晨曦的忧伤,天鹅从太阳喷薄的地方飞起却无法回归的宿命。“和你隔着一张脸。岁末,味道特殊”是诗人对岁月的时殇表现出极其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时空进程和距离的转化,排空和净化所有情绪和欲望,静静地等待未来生命的涅槃。将“2010,我跌入了自己的节奏里”内心独白渲染得真实、具体、完整。对“天鹅、金野牛、无鳞鱼”等意象的外部形态,转化为更为可靠的心灵和情感体验,谐趣的暗示,明察而深刻。“骷髅串起璎珞” 、“无声的火曜,精神和肉身,不燃自焚”等奇特的想像张力以及比喻的新奇,贯穿着对世界神秘的事物和境界的遐想,你不能不惊叹诗人对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捕捉形象的本领,惊叹诗人构思的精巧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惊叹全诗的新颖感,联想性、意味性的高远。它不仅通过城市日益逼仄的“鸟巢”意象来暗示人类生存状态的焦虑情感,同时交织着对人类命运的内在感应,手法上出乎意料却又合乎艺术逻辑。整首诗看似冷峻却表现出诗人对世界的终极关怀的热度,巧妙地抵达诗性美与开启心智的双重艺术效果。
2010年12月14日 凌晨
注:写在“哈雷伊路诗歌研讨会暨城市精神和诗歌创作座谈会”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