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题(A)卷
(2009-01-31 09:25:08)
标签:
2007~2008第一学期 |
分类: 汇编语言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计算机术语中,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____,而将它和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 ___。
2、十进制数64.5所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为
,8421码表示为 。
3、零地址运算指令的操作数来自 。
4、影响并行加法器速度的关健因素是
。
5、设D为指令中的形式地址,I为基址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若E=(I)+D ,则为____寻址方式;若为相对间接寻址方式,则有效地址为____。
6、一个1K×8的存储器芯片需要___ 根地址线,___根数据输入输出线。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
( )1、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位于操作系统之外的所有层次统称为虚拟机。
( )2、64位字长的计算机是指该计算机能计算的最大位数是64位。
( )3、指令流是从存储器流向控制器。
( )4、数据寄存器中,既能存放源操作数,又能存放结果的寄存器是累加器。
( )5、单地址指令,不能实现两个数的算术运算。
( )6、在页式虚拟存储器中,页的长度是固定的。
( )7、只读存储器是专门用来读出内容的存储器,但是每次加电开机前,必须由系统为它写入内容。
( )8、微程序中,不需要有转移指令。
( )9、在控制器的信号中,相容的信号是可以同时出现的。
( )10、DMA方式的接口中包含程序中断的部件。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若[X]补=11010011,则X的十进制数真值是(
)。
A.71
B.48
C.65
D.63
2、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中,保持其他方面不变,将阶码部分的移码表示改为补码表示,将会使数的表示范围(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3、双端口存储器在(
)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
B.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
C.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
D.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
4、将子程序返回地址放在(
)中时,子程序允许嵌套。
A.
寄存器
B.堆栈
C.子程序的结束位置
D.子程序的起始位置
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和I /
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
6、4片74181 ALU和1片74182 CLA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递功能(
)。
A.
串行进位。
B.
组内并行进位,组间串行进位。
C.
组内串行进位,组间并行进位。
D. 组内、组间均为并行进位。
7、指令周期是指(
)。
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
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
D. 时钟周期时间。
8、微程序控制器中,微程序的入口地址是由( )决定的。
A.
机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
B. 微指令的微地址码字段。
C.
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
1、在计算机术语中,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____,而将它和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 ___。
2、十进制数64.5所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为
3、零地址运算指令的操作数来自
4、影响并行加法器速度的关健因素是
5、设D为指令中的形式地址,I为基址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若E=(I)+D ,则为____寻址方式;若为相对间接寻址方式,则有效地址为____。
6、一个1K×8的存储器芯片需要___ 根地址线,___根数据输入输出线。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
( )1、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位于操作系统之外的所有层次统称为虚拟机。
( )2、64位字长的计算机是指该计算机能计算的最大位数是64位。
( )3、指令流是从存储器流向控制器。
( )4、数据寄存器中,既能存放源操作数,又能存放结果的寄存器是累加器。
( )5、单地址指令,不能实现两个数的算术运算。
( )6、在页式虚拟存储器中,页的长度是固定的。
( )7、只读存储器是专门用来读出内容的存储器,但是每次加电开机前,必须由系统为它写入内容。
( )8、微程序中,不需要有转移指令。
( )9、在控制器的信号中,相容的信号是可以同时出现的。
( )10、DMA方式的接口中包含程序中断的部件。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若[X]补=11010011,则X的十进制数真值是(
2、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中,保持其他方面不变,将阶码部分的移码表示改为补码表示,将会使数的表示范围(
3、双端口存储器在(
4、将子程序返回地址放在(
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6、4片74181 ALU和1片74182 CLA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递功能(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