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个月宝宝的饕餮盛宴——果果一周辅食食谱

(2010-04-16 13:23:28)
标签:

宝宝

辅食

饕餮盛宴

食谱

果果

分类: 成长日记

 

真的太对不起奕涵妈妈了,早就说要晒晒果果的辅食食谱,工作上一直这事那事的始终提不到日程上来,整理好了要落笔了吧,果果又感冒了,所以就又被继续搁浅。连续几天的外出工作都没碰电脑和博客,实在是让我有点小郁闷。难道我得了传说中的“电脑网络症”?

 

简单解释到此结束,现在进入正题。

 

妈妈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宝宝大口大口吃饭——三精的广告真是说到妈妈们心坎儿里去了。恐怕让妈妈们操心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小的时候吃奶,稍大点吃辅食,再大点吃正餐,以后还会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零食……吃应该是最基本的技能和需要,吃多少,怎么吃,居然演变成妈妈最费脑筋的事。果果因为早产本来胃口就小,再加上月子里我奶不多经验不足,果果总是处于半饥饿的状态,胃口没被撑开,后来吃奶就一直不好,想了很多办法,换了很多奶粉,也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的药,果果的奶量依旧是同月龄孩子中最小的。曾经一度让我很是失望和自责。可我偏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总觉得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努力,就没有达不到的。再加上小区里大孩子的妈妈跟我说有的宝宝就是不喜欢吃奶喜欢吃饭,我就更加信心十足了。我想,反正也到了辅食添加的阶段,果果既然奶吃的不好,那我就在辅食上多下点功夫,毕竟孩子以后还是要以饭为主的嘛!

 

根据郑玉巧教授提供的一些意见,我参考了一下她书中的相关内容,主要还是依据果果自身的情况,我给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营养食谱。以周为单位,尽量做到一天食物不重样,一周食谱不重复。每天保证10到12种食品的供应。谷物、蔬菜、水果、肉蛋(海鲜)、奶,做到一样也不能少。我的这个食谱是从果果满十个月的时候开始试行,因为宝宝满十个月之后,奶与辅食的比例就是4:6了,以后辅食的比例会逐渐加大,慢慢的往一日三餐上靠拢,到一岁基本就可以跟着大人吃饭了。之前果果吃辅食都是在两顿奶之间,从这个月起,奶还是四到五个小时一吃,辅食我给他调整为一日三餐,跟着大人吃饭的时间走,一是为了让他能对吃饭这个概念和事情有更清楚的认知,二是让他养成吃饭规律的好习惯。因为以前打从果果能独坐开始,我就把他放在餐椅上让他参与吃饭,虽然吃不了什么,但他也能感受到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浓厚气氛,所以这个习惯现在就不用单独培养了。果果打小胃口就小,所以没营养的东西一律不吃,以免占地儿。胃口需要慢慢的撑,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说完了果果吃辅食的一些原则,下面我就来列一下精心为果果准备的一周的辅食食谱吧!

 

周一

 

早餐鸡蛋西红柿羹(鸡蛋打散,加入温水,加一点淀粉,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剁成泥放入蛋液中,上锅蒸7到8分钟)

       米粉  4勺

午餐:稠粥(小米+南瓜+红薯)

       北极虾(虾去头碾烂成泥,加入切碎的青菜,蒸熟即可)

晚餐鸡蛋饼(北京俗称“糊塌子”,鸡蛋打成蛋液,加入自发粉,或者普通面粉加点酵母,加入切碎的西葫芦,放20分钟,上锅摊成小薄饼)这是果果最喜欢吃的,一次能吃一大张!

       鱼肉豆腐汤(鳕鱼去刺去皮切碎,豆腐切小块,锅中放水,开后先煮豆腐,再煮鱼肉,熟之后放碗里碾碎,加点汤,放2滴香油即可)

零食:上午:芒果+奶酪(光明新鲜奶酪,质地比较像稠的酸奶)

       下午:提子

 

周一用餐情况:因为是新食谱试行第一天,吃饭的人和做饭的人都还不太适应,中午稠粥吃的不多,北极虾也没吃几口,晚上要做大人的饭手忙脚乱,鱼肉豆腐汤奶奶也没来的及给做,幸好我们的晚餐有炒豆腐果果可以吃,就算临时调整啦!

 

周二:

 

早餐:鸡蛋蔬菜羹(鸡蛋+碎菜,小白菜菠菜油麦菜都可以,家里有的,一根就足够

午餐:北极虾 3个(做法同周一)

       米粉  6勺(雀巢鸡肉蔬菜米粉)

晚餐:鸡蛋饼(做法同周一)

       鱼肉豆腐汤(做法同周一)

零食:木瓜+奶酪

       提子+梨水(鸭梨切片熬水,只喝水,不吃梨)

 

周二用餐情况:因为周一有很多食物都没有按计划吃,所以周二就没有添加新的品种,继续周一的安排。吸取了前一天的经验教训,今天的情况就好多了,鱼肉豆腐汤吃了多半碗,北极虾也都吃完了,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周三:

 

早餐:蛋挞芯(蛋糕店买的现成的蛋挞,只吃芯,不吃皮)

       稀粥(小米+红薯)

       鸡蛋羹

午餐:软面片汤(胡萝卜+南瓜+青菜全部剁碎,打个鸡蛋,加点鱼肉松,面和的软点,做成面片汤)

晚餐:土豆泥+胡萝卜泥(把土豆胡萝卜蒸熟碾烂)

       米粉  6勺

零食:酸奶+桔子

       提子

 

周三用餐情况:今天绝对是革命性的一天!除了酸奶不太喜欢。中午的软面片汤据奶奶汇报吃了有多半碗!晚上的菜泥也吃得不错,不过我发现果果真的是长大了,不太喜欢吃碾碎的东西,如果他自己能嚼,就要求吃整块的!又给我这个懒妈省事了!哈哈!

 

周四:

 

早餐:银耳红枣羹(银耳前一天晚上泡上,第二天一早跟红枣煮,放几粒冰糖,小火炖到黏稠即可,吃的时候注意避开红枣皮,只吃红枣肉,枣皮容易粘在宝宝的口腔里,宝宝不舒服又不会表达,下次就会很抗拒)

       蛋挞芯  2

午餐:稠粥(大米+小米+绿豆,绿豆也是注意不要吃给宝宝吃皮儿,容易发生呛噎。)

       鱼肉丸子汤(鳕鱼去刺去皮剁成泥,放少许淀粉,挤成小丸子,可加一点点婴儿专用酱油,水开后放入,煮开即可)

晚餐:蔬菜软面片汤(碎青菜+猪肉末+香菇末+鸡蛋)

零食:奶酪+橙子

       猕猴桃

 

周四用餐情况:事实证明,银耳红枣羹得到了果果的厚爱,鱼肉丸子也是果果的钟情之物,这小子真不愧是我儿子,跟妈妈一样的喜欢大鱼大肉!

 

周五:

 

早餐:菠菜蛋糕(好利来的,个人认为好利来的蛋糕不怎么好吃,可我们公司门口也只有好利来~~~)

       鸡蛋羹(加碎菜)

午餐:面条汤(亨氏海苔面条+碎菜)

       猪肉小丸子(做法同鱼肉丸子)

晚餐:稠粥(小米+山药+梨+小白菜)

零食:苹果

       酸奶+香蕉

 

周五用餐情况:果果似乎不大喜欢菠菜口味的蛋糕,我尝了一下,确实不怎么好吃,小家伙的口味还真是挺挑剔滴~~因为最近的便便有点干,所以水果增加了香蕉,以前因为觉得香蕉属于寒性食品,对肠胃不好,就没怎么吃。今天也都吃的很多!

 

周六:

 

早餐:轻乳酪蛋糕(果果最喜欢的面包新语)+牛奶     

午餐:软米饭(大米+黑米+薏米,其实本意是要做稠粥的,但我忘记了薏米很硬没有提前泡,就煮了很长时间,结果就成了软米饭~~)

       胡萝卜+西葫芦(我们中午的炒菜,做的不咸,就给果果吃了点,果果很喜欢西葫芦)

晚餐:鸡蛋饼+鸡汤(特意买了只整鸡回来炖鸡汤,什么调料都没放,只有葱姜,一次炖多点,放乐扣里随吃随取)

零食:提子+芒果

 

周六用餐情况:今天妈妈休息,都是妈妈亲自下厨亲自喂,果果吃饭明显好很多,他越来越习惯这样的吃法,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呀~~~

 

周日:

 

早餐:米粉  3勺(很稀,主要是为了配主食)

       鸡蛋饼 (头天晚上剩的)

午餐:鸡汤面条(香菇+北极虾+小白菜均剁成末状,里面打两个鹌鹑蛋,用鸡汤煮面)

       红薯+胡萝卜(蒸好直接吃)

晚餐:米粉  4勺

       鸡肉丸子(鸡肉+香菇末)

       西葫芦(大人晚餐中的炒菜)

零食:香蕉+香梨

 

周日用餐情况:因为中午要跟老公去宜家,所以在果果睡觉的时候我就把他中午饭的材料都备好,奶奶只需一煮即可。果果似乎对面食情有独钟,当然也归结于我们从小的培养,因为老爸说面食好消化,对肠胃也好。晚上本来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爷爷又给做了鸡肉丸子,果果一看就来了精神,给别的都推开,丸子到是又吃了4个!不过也真给面子,小家伙居然一觉睡到凌晨四点,中间都没有要奶吃。硬货果然顶时候啊!

 

食谱介绍完了,下面总结一下心得。果果从第一天吃的不大适应有点抗拒,到第七天吃的津津有味并且迅速发展成很期待吃饭,个人认为食物的种类搭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九个月开始,宝宝就最好不要吃外面卖的瓶装的婴儿食品了,自己家里做的最新鲜、营养也可以保留的最完善,果果是个对食材要求颇高的孩子,关于这点我一直都很尊重他的习惯,瓶装的那些食品他不太爱吃,尤其是自从他长了牙可以自己咬一些东西之后,就对这泥那泥的失去兴趣,我尝过,可能是因为罐头的缘故,那些泥似乎都是一个味道,也难怪果果会不喜欢。虽然我们牙才长了六颗,但只要是能自己嚼碎的食物绝对不吃碾烂的、泥糊状的,所以米粉果果也不是太中意,正好也成全了我这个懒妈,像土豆山药胡萝卜之类的就直接分成小块喂了,哈哈~~~

 

宝宝喜欢吃妈妈做的饭,对妈妈真的是莫大的鼓舞和幸福。也难怪有很多生宝宝之前都不会做饭的女人在当了妈妈后都摇身一变成为厨艺高手。这些辅食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真的很简单,我还买了个小奶锅专门给果果做辅食用,调料也很简单,就是香油和婴儿专用的酱油,放的也就几滴,给宝宝吃的最好还是食物的原味,不要以为没味不好吃,对于还没尝试过人间美味的小家伙来说,这已经算是饕餮盛宴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