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想:好合作伙伴是创业者的幸运

(2007-08-03 15:11:39)
标签:

职场/励志

李想

创业者

合作

分类: 创业之路
 

几天我们下面的两个网站员工加起来正好刚突破200人,所以感悟很多。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好合作伙伴是创业者的幸运!

  97年我上高一,家里花了8000块钱给买一台电脑,因为我特别喜欢电脑的硬件。不过因为花钱太多,当时只要不上课就泡在电脑城里帮别人装电脑,然后赚钱,拼命换电脑硬件。

  高二时发现赚的钱还不够,我还给杂志写稿,像《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到处是我的稿件。那时一个月写稿可以赚2000多块钱,一方面自己可以接触很多硬件,另一方面写稿能把钱赚回来,所以在拼命写。

  高三时有了互联网,开始上网。因为自己的产稿量非常大,所以有个人网站时类似现在的博客,每天把我自己接触到的国外产品信息更新上来。当时个人网站只做了一个月,日访问量就过万。比较深的印象有两点:电脑3G芯片非常火,很多生产厂家给我寄样品测试,我自己也经常到市场转。有一家公司叫技嘉,在中国卖的显示卡芯片是假的,我在网站上曝光了。紧接着技嘉便在中国停掉了所有显示卡的销售,他们的人过来找我时发现我还在上高三。

  还有一件事是销量最大的一款显示卡叫小影霸,它的Bios是坏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坏掉,我就把这个东西曝光了。他们把这些显示卡的Bios全部召回,当时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随着网站访问量的越来越多,开始有人给我投广告。高三那年我就赚了十几万的广告费。

  由于一直不太爱学习,所以高三毕业后,又想着还是应该把个人网站继续做下去。当时没想到一定要创业,只是想到找一个人把这件事继续做大。我离开学校的第一天,想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去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因为我比较擅长做内容、了解需求,但是不懂怎么写代码和管理服务器。

  当时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非常聊得来的朋友,他当时在深圳一个杂志社工作。大概用近半年时间,我把他从深圳叫回来,我说你在杂志社挣不了多少钱,跟我一起创业吧,那哥儿们就跟我一起创业了。

  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把股份划分得非常清楚,虽然是君子协议,但是这个君子协议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包括后来整个公司海外架构设置都是非常的健康。

  这个合作伙伴真是我人生的幸运,最开始时我们俩都是一个合作过程,他也不会写太多代码,但是我们俩都在不断地学习。每逢ASP、.net,.net2.0等出来时都及时学习,所以他通过自学走在了技术的最前端。我们两个人的性格是互补的,我是非常急的人,他一般总是让着我,但是每当我急得要犯错误的关键时候,他就拉住我。我们一直合作得非常愉快,一直到今天。

  2000年时我们以工作室形式在石家庄存在,我们还是在做喜欢的事,就是互联网和计算机硬件及数码产品。虽然就2-3个人,却很赚钱,02-03年就把车和房子都买了。但是感觉根本不是一回事,03年我们就搬到北京注册了公司,开始正式运作。第一年的收入超过百万。此前,我们从来没有融过资。

  发展中会遇到几个“坎儿”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人数的改变。每到一个人员量级时,就感觉要过一个坎儿。最开始几个人做时大家都很愉快,因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2003年注册公司后人数大概有20个人左右,我们还是随意做,多年一直做下来从没给别人打过工,耳朵里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压根儿也不去想管理。当时觉得只要大家做得开心,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应该的。

  其实整个团队也没有人学过管理,所以忽视了管理,结果一下子走了一半多人。甚至一天下午一半多的人集体辞职。外人看来,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死掉了。我们的客户打电话说:“李想,公司就剩你一个人了,你一定要扛住,无论如何广告我们会继续给你投”。

  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往下坚持。第二天剩下的人去大学里招聘,找来年轻人一个一个去培养。不懂管理没关系,我们去看书和向别人学习,当时买了管理书10几本天天看,接着就进入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过程。

  不懂没关系 要去向别人学习

  到下一个坎儿就是100多人了。回过头我们就发现管来管去都是管事,没有管人。所以在当时又犯了一次大错误。又是稀里哗啦走了20多个人。很多时候真的是感觉是靠犯错误买教训,心里也很难过。

  后来感觉非常对不起那些离开的员工。怎么办呢?仍然去学,向有经验的人去请教。每到关键时刻都有贵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我当时去找一个好的人力总监,不但要把事情做好,还要把人的问题解决好。过去我们福利都没想过,后来三险一金、商业保险、员工过生日等各种活动都有了。虽然成本花了很多,但是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健康了。

  整个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学习。比如过去我从来不管财务,我只需看帐表,了解当月赚了多少钱。现金流进来多少钱和花了多少钱,只要保证现金流是正向的,我觉得公司就没问题了。但是当一些企业提出收购,应该涉及财务时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懂财务,乱得一塌糊涂。没有办法,就自己去学财务,还要找人比如我们的财务总监就是去普华永道找来的、做了五年的审计经理。

  最开始我和创始人不会做销售,就去找做销售的人,不会做市场就去找做市场的人。整个的过程中。我感觉跟同时发展的个人站长的最大不同是我们有一支比较好的团队,一路走下来这支团队没有散过,大家非常齐心。2005年,泡泡网的运作非常好了。

  下一个最好时机是IT产品和电子商务

  上面是在泡泡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坦白讲我们丧失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在我看来,下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机是IT产品和电子商务的来临。我们在耐心地等待这个时机。

  另一个方面,在团队运行良好时,我就抽出精力做一个新网站。就是2006年中发布的一个汽车之家。当时感觉汽车市场的时机非常好,就像前几年的IT网站,我们不能放弃最好时机。

  如果说泡泡网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和盈利的问题,那么有泡泡网的盈利支撑的汽车之家,首要问题是高速成长。做了两年,在垂直类汽车网站中访问量已经领先。

  招聘:一张白纸的年轻人更好

  汽车之家的团队组建起来非常有意思。刚开始做时,别人给我们推荐了很多非常强的人。当时我就拧着来,我找的全是年轻人,我觉得一张白纸反尔更好。选择这些年轻人时,我们看重心态、学习能力以及定位。不懂汽车或不会开车无所谓,我们可以带他们。

  我们只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准则,这个准则我们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有变过。就是:他们来时都是一张白纸,下一步的人生路有两种选择,一是混日子,一是有事业心,结果完全取决完全团队,并不取决于他们自己。所以整个团队氛围非常好,后来这些年轻人自己又管理4-5个人。

  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新招进一个年轻人,来时什么都不会,两个月以后还没过试用期,因当工资只有1200时,就有其他网站花6000-7000元要把他挖走。

  我们觉得自己比人家并不聪明,只是抓到了很多机会,并且一直在努力地学习。

  做“红海”拼的就是执行力

  最开始时,所有汽车类网站出去参加汽车类评测都是两到三天甚至一周,而我要求无论多晚,当天要把汽车评测做出来。后来我们改变了整个行业氛围,所有汽车类网站再出去参加测试,最晚都在24小时之内做出评测。

  我们做时,所有汽车网站周六日都是不更新的,但汽车用户周六周日都是要看的,所以我们周六周日都上班。计算一下我们一年比别人多干5个多月时间,过去和他们的差距就可以都追回来了。对于加班问题,我觉得企业性质不同,我们做的是一个红海,大家拼的就是执行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