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孩子打人,我反应是否过激了?
标签:
盈盈打人育儿 |
分类: 宝贝成长--3-4岁 |
孩子打人,我反应是不是过激了?
我们在花园玩,盈盈小朋友见到好久没见的同伴们,开心无比,一起尽情的追逐玩耍,突然,她大力的朝一个小弟弟头顶猛打一下,这是干嘛呀?人家都没犯你,估计小弟弟的外婆心痛S了,她怎么突然这么不可理喻呀,我知道她又是在模仿幼儿园的小朋友,但你出手太狠了,我捉住她的手打了几下她的手掌,严厉批评她,责问她问她为什么要打人,她的理由是:“他好衰。”这又是学回来的台词,近期老是说一些粗俗的话,做一些粗俗的行为,
冷静下来想想,我今天行为是不是过激了?我是不是为了颜面才如此的紧张的?
我平时真应该多点修炼自己,不能冲动面对孩子的一些坏好行为,孩子打人,是无意?还是有心?是习惯?还是模仿而来?还是得先了解孩子打人的动机,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协助孩子克制脾气,改正动手的习惯,要知道,以暴制暴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了负面的示范作用,孩子很容易就模仿了。
分析一下孩子打人的原因
一、表达不当
孩子和其他同伴玩耍时有撞倒或推倒别人的现象,其他孩子认为这叫打人。
其实,她是为了和小朋友交流,为了得到小朋友的关注但又没能学会恰当的方式。
二、遇到挫折,不知如何处置
孩子有时遇到无法自我完成的事情时,紧张或愤怒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种紧张又不知如何适当宣泄的怒火,就是所谓的发脾气。打人,是孩子回应外在问题的最原始方法之一,也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 家长必须在她失去耐心前帮助他。否则,孩子很容易因此发脾气。
我当时就是忽略了关心她的动机与感受,没深入的去看问题,只是表面的见到她打人还不认错就火冒三丈,太冲动了。
检讨!!
三、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孩子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她看到其他小朋友打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打人。「不乖我就打你喔!」「再哭,就打你。」孩子和玩偶的对话,也间接显示出生活中,成人与他的互动模式。要这孩子不打人,有点难喔!
在幼儿园,盈盈身边不缺乏喜欢打人的小朋友,或许大家都是无意的,但却让盈盈学到了,与小朋友交往中就不经意的模仿了,在家里,盈盈爸爸总是做着这样的错误示范,潜移默化下盈盈往往就复制了这些不好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示范。
我应有的态度
对于孩子打人,最重要的是,不能体罚她。因为体罚会使她感到委屈、无助,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导致她产生用“打人”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这种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坚决制止后,进行冷处理,把她放在一边,当她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失去耐心的情况。
应该认识到她打人大多是属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作为家长要耐心对待,帮助她分析原因,然后进行认真的教育,明确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应该对她反复强调这种思想,以免向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
上网搜集了一个新鲜的说法
小巫:的确,当孩子之间起了矛盾,尤其是出现打人、挨打和哭泣这种比较激烈的场面时,当家长的往往顾及自己的面子,急于做出符合礼节的行为,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让家长最忽略的却又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打人的孩子也同样需要安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