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8-12-14 13:21:25)分类: 教育话题 |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起点,注重特色德育,将德育贯穿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倡导“宏观控制,微观落实,强化规范,讲求实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德育理念,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将我校德育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政策、法规等指导性文件,通过分析当今社会、家庭现状,使全体教师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形成全员重视德育的校园氛围。
二、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
1、构建三维德育管理模式。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副校长把握德育方向,总队辅导员及各校大队辅导员主抓德育落实,各年级中队辅导员各负其责,形成校长,德育校长,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少先队干部齐抓共管的局面。
成立家长学校,组织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召开两次会议,各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学习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
与村委会,乡派出所,关公委等开展共建活动,市局、林业局关公委为我校送来科技知识讲座、感恩励志报告会,村委会为我校学生开放假日书屋、乡派出所在我校开展了法治、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了消防演练,丰富了我校德育工作形式,孩子们从多方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以上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三维德育模式,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化。
各校都设有德育室,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红领巾检查站、红领巾社团、升旗台、图书室等德育活动阵地,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学校成立了大型的鼓号队,德育基地有红领巾一条街,红领巾爱心团队,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社会知识。
3、加强德育制度建设,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
我校德育制度健全。德育工作已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之中,学校每年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有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每个月有活动安排。每年组织了4次以上大型德育活动。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班级,每学期表奖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学习标兵”和“优秀少先队员”,每两年评选一届“十佳”少先队员。学校常年坚持班级文明守纪流动红旗制度,每周对各班文明守纪情况进行评比和小结,颁发流动红旗。学校坚持实施《教师奖励与处罚条例》,每学期对德育工作突出的班级和班主任给予奖励并在学校年终考核中给已很重的加分比重。
4、建立德育课程管理制度,促进学科渗透及德育科研工作。
我校严格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小学德育纲要》,并按国家发布的课程标准开齐上足思想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重视上级要求和各类德育课程,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爱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
重视德育创新,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我校实施了辽宁教育学院、小学研训部《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旨在人人改革思品课教学,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丰富校园生活,奠定学生末来健康成长的基石。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面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困境,面对当前教师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象,我校实施了朝阳中小学百校 “特色德育”实验课题《差生人性化管理研究》、《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利用积极的情绪促进教学》等诸多研究课题。我校开展了省级德育科研立《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瓶颈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获省级科研立项证书。
我校的校本德育科研课题《经典诵读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已经形成了我校的德育特色。
三、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垂范作用。
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德行的引领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就像一面镜子,会让学生去效仿。为了强化师德建设,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要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广大教师都非常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比如不讲粗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穿奇装异服,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处处以良好的形象做学生的表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多年来,我校无一例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发生,而且在“德耀北票、弘德施教”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岗敬业的好典型。
四、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树立学生文明形象。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一生。我们把习惯养成教育放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我们制定出了大三家中心小学十大文明习惯实施细则。我们把这十大文明习惯分解到每个月中,做到每月一个主题,每月养成一个文明习惯。对各校每月下发月活动提示。我们还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班主任是学生优秀习惯的执行者,监督者,指导者,所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通过学习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弟子规》等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
2、通过召开以“养成优良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为主题的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学习身边的榜样,看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使自己成为拥有优良习惯的典范。
3、完善《班级管理五比五赛》活动方案,学生自主管理与学校统一管理相结合,形成少先大队,班主任,学校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身体力行的去做,逐渐形成优良的习惯。
五、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艺术教育新天地。
校园文化是学校思想教育的精髓与灵魂,它有力地影响、改善和调节学校德育的大环境,引领着学校向富有内涵的高层次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结合,努力创设适应德育环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的每个班级内,都有依据学生特点自行设计的成长园地,班班不同,校校不同。学校的走廊、室外,也有独特的走廊文化和校墙文化。我们把国学经典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走廊里、校墙上,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受到德为人之先,孝为人之本的熏陶,时时处处雅言雅行,在“我秀我有才”的板块上,学生们的作品精彩纷呈,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把学校的推拉橱窗,做成少年标兵榜,树立身边的榜样,让更多的孩子来学习,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正能量的喉舌,每天新闻里报道学校的好人好事,起到引领与辐射的作用。文明用语的标牌带着笑脸放在进门处,就连学校的花坛里,我们也有温情提示:小草也是生命……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我们不想让学生在校受到了一周的教育,会因为上了一次网吧,看了一次不良宣传画而将学校教育的效果降低为零。我们联合政府主管部门,清除了校外垃圾广告,写上了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宗旨,明示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氛围的营造,起到规范、警醒、约束、激励和熏陶的功能。我们的主旨就是一砖一瓦会说话,一草一木能传情。入心入脑人人懂,变化此“形”为彼“行。”
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2018年教育局下发的评估方案中也增加了艺术教育的重量。 我校在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开齐开全音美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积极开展的“三队两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代表北票市迎接了朝阳教育局“三队两组”活动的检查,并获得好评。每学年的春学期召开体育艺术节,我校的合唱、器乐、舞蹈等多个节目北票及朝阳艺术节展演活动中获奖。从2017年秋学期我校成为北票市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试点校,充分利用美育育人功能,我们正在努力行进中。
六、创新德育活动形式,打造特色德育。
特色即是品牌,在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坚持不懈,才会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就是秉持着这种理念,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德育品牌。
从2010年开始,我校就把“植文化传承之根,宏扬中华经典文化”主题活动作为重点来抓。经过八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德育活动。
我们创造性的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活动,其中“中国古诗词百首大冲关”行动,已经成为我们年年坚持的经典活动,我们把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古诗词共一百首,整理出来,通过七年来的不断完善,又加入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内容,形成了德育校本教材。通过背诵、品读我国古代名人名家诗词,使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我国古诗词文化,并能够永久的传承和弘扬下去。现在我们的校园,晨读时间总是能听到朗朗诗书声,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古诗词冲关大赛活动,全员参与,优秀者参赛,古诗词范围共一百四十首,赛场上孩子们表现非常出色,现场表演诗词意境更是把活动带入了高潮。这一活动得到校德育部领导的肯定和指导,对我们的特色活动给予了充份的肯定,同时在“德耀北票,人文川州”主题活动中,成为了一大亮点得以广泛传播。
以上是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理念,我们坚信,在局领导及各位同仁的关心帮助下,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一定能打造出一片德育新天地。
最后,我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一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教育工作者,与大家共勉:道德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我们就是要培养孩子们都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明亮和温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