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桂林旅行桂林油茶侗族饮茶油茶做法桂林自助游桂林龙王桂林驴友 |
分类: 桂林如“吃”如醉 |
“打油茶”,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先说工具吧,一只小铁锅,一把小木棰。小铁锅类似江南苏锡饮食业使用的炒锅,但锅口很小,约同大汤碗口,且锅口旁有一小歪嘴,以利倒茶;小木棰灵巧又别致,状如大小擀面具,但前端延伸出与相垂直的一小段,以作敲打之用。选料,须选用土茶,就是未经加工过的茶叶,不然,就会失“打油茶”的风味。葱、姜、蒜头、盐是必备的,油炸山芋片、油氽花生米是佐食的佳料。沏茶需用佳泉水已为茶经之事,然“打油茶”又一特别之处是以肉骨汤代佳泉水,自然是茶味别出。制法又很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葱段、姜片、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土茶。
“一杯苦,二杯夹(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
在桂林喝“打油茶”,真不虚此行。愿这朵民间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开放得象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更加迷人。
恭城奇特又土俗,爱拿油恭来泡粥。
油茶就像仙丹水,个个喝了喊舒服。
恭城人喜好油茶,一为去寒防病,二示好客热情。山区的瑶家一日三餐必备油茶,城镇居民的早餐、宵夜也食油茶。大凡来过恭城的人,十有八九会被恭城油茶所陶醉。如今,桂林市内芙蓉路上已成为一条油茶街,店铺老板常以“正宗恭城油茶”的招徕生意。
恭城油茶的制作颇为讲究,连打油茶的工具都是特制的:铁铸的锅、木制的锤、藤编的滤;主要原料为粗茶叶、葱、姜、蒜、米、花生。
喝油茶,又有一番讲究。茶是一锅一锅地打,喝也是一锅一锅地喝。打好的油茶要直接入碗即喝,如果将其盛入盆中舀出再喝,味道就会差了许多,这就是所谓的“油茶进罐,味道去了一半”。最好的油茶,莫过于用北洞源的茶叶、银殿山的姜、茶江畔的葱打出。
侗族的饮茶风俗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人一种浪漫、抒情的感受。
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采摘的茶叶,先用开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饭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可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所形成的像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这种"煮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喝入肚内填饥解渴,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泻肚等疾病,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侗家必不可少的常年饮料。

欢迎大家查看其他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