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道|转型升级咨询室.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四):重点任务(1)网架结构与灵活性建设

(2024-06-01 07:06:27)
标签:

财经

分类: 管理咨询

/中道咨询(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完善网架结构,构建坚强可靠电网;

2) 加强灵活性建设,构建多能互补体系;

3) 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电网数字化、智能化;

4) 调控智能化升级,实现源网荷储安全互动;

5) 建设高弹性配网,提升供电可靠性;

6) 完善售电市场机制,促进富裕电量消纳。


完善网架结构,构建坚强可靠电网


坚强的网架结构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适应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必要条件,是电网未来清洁能源消纳的可靠保障。建设坚强的电网网架结构应具备以下特点:

1)在电网发生扰动时,电网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具备 N-1N-2 能力);

2)在电网发生极端故障时,如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具备跨区域联网能力);

3)二次系统和稳控系统具备可靠故障切除能力和灵敏度,确保电网故障时能够快速隔离故障点;

4)电网设备应具备较大的冗余容量,以确保设备故障时其它设备不过载运行;

5)具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柔性负荷接入和调节能力。

电网完善网架结构应从加强电源点建设、建设超高压交流输电、完善输变电网络、输变电设备柔性化改造和建设和加大配网建设投入五个层面进行。


加强灵活性建设,构建多能互补体系


灵活性建设是切实提升电力系统中的源网荷储调节能力、科学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给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带来巨大压力,为满足负荷用电需求,一方面需加强与主网联络,提升电网下电能力,另一方面需加大调峰电源和储能设施的建设,增加电网负荷灵活调节的能力,降低对主网的依赖,减小主电网的调峰压力。

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火电灵活性改造、新型储能建设以及推动发展可调节负荷建设。


详细内容请关注并查看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