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l智库(十):企业的业务(1):研发管理如何为业务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2021-05-08 09:16:47)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咨询 |
文/中道咨询(微信公众号“合创中道咨询”)
企业研发部门定位与职责
一、研发部门定位
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技术研究为牵引、以集成开发为依托、以产品孵化为导向的工作路线,构建专业化研发、产品化管理的规范体系,建立具有创新研究能力、高效开发能力的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企业战略性关键技术与产品的规划、研发、交付及产品竞争力构建,从技术、产品角度全面支持企业业务的长远发展。
二、研发部门职责
(一)
1、参与企业技术及产品相关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及论证;
2、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更新迭代的总体规划。
(二)
1、
2、
3、
4、
(三)
1、产品管理办法的制订、发布及实施,包括战略、需求、规划、开发、发布及市场生命周期管理;
2、
3、
4、
(四)
1、
2、
等。
(五)
1、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评估并支撑各部门提出的技术需求,为业相关部门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2、项目间的沟通与协作,调配资源支持项目开展;
3、定型产品、平台或服务的深层次技术支持及后台服务。
(六)
1、
2、部门的建章立制、团队建设、岗位职责、资源调度、培训交流、绩效考核等管理,部门例会、总结及汇报;
3、
4、标准、专利、软著、论文等知识产权申报。
企业研发规划案例
一、研发职能战略目标
建设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战略拓展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在发展中提请市、国家级的资质认定;最终形成企业的研发竞争力和技术优势。
二、研发职能战略关键举措
企业研发职能战略的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知识管理解决充分挖掘企业现有技术的问题;合作机制解决新技术开发渠道的问题;项目制管理解决如何抓研发管理的问题;虚拟团队解决当前研发成果应用的形式问题。四个环节驱动企业研发职能升级。
(一)通过知识管理驱动,充分挖掘企业多年积累形成的各业务单元在价值链上的存量技术价值,为下一步进行技术的整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交流管理、技术档案管理、技术成果管理。
知识管理平台和应用平台的良好互动,在整合存量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知识新动力。
1、知识管理相关部门职能分工
1)知识管理部门
•
•
•
•
2)应用部门:
•
•
•
•
•
2、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举措
1)
2)
机构对知识管理的参与;
3)
4)
5)
6)
7)
建立或完善电子文档资料管理;
8)
9)
(二)以应用为导向,通过项目、技术、人才三个层面的创新合作机制,克服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初期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技术开发
在重视自我技术能力发展的同时,通过资产或非资产连接的研发战略联盟、创新研发体系,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技术能力的跳跃式发展。
1、 项目合作
1)
避免与市场需求脱节。依托本地强大科研实力氛围,结合实际寻找重点合作单位,吸引重点项目,实现重点项目技术设计竞标竞争力。
2)
目立项环节标志新产品研发的正式开始,必须做到“多方参与、多次评审、专家把关”。确保项目评审的科学严谨性,提升新产品研发成功率。
3)
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开发、工艺升级等合作建设以设施项目为基地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项目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半年期以上的实习合作。
2、 技术合作
1)
企业、委托开发等方式进行技术成果吸收。
2)
形成存量技术价值,并进行固化。
3)
术专利的公司合作,用1年~2年时间吸收、消化相关世界先进技术。
3、 人才合作
1)
心的专家委员会;加强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和培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代培人才等形式聘请或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2)
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
3)
(三)把握市场趋势,通过项目、课题带动企业研发,做实一级管理、二级研发、相互协同的总体思路,建立研发的项目制管理架构,实现设施项目技术价值开发
1、研发管理机构
1)研发决策管理机构
–
–
2)研发一级管理机构
–
–
3)研发二级执行机构
–
–
–
2、
1)新课题研发过程实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在两级研究开发之间以目标分解、基金分配和项目负责制为连接;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成败向总工程师负责。
2)
3)项目支持人员来源于市场、采购、质量、后勤等部门,接受项目经理与部门经理的双重领导。
(四)通过组建跨部门虚拟团队组织,短期内快速实现人才共享,培养为企业的战略拓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人才团队,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实现企业技术价值输出
1、 研发团队建设
1)阶段性导向:企业研发团队的组织形式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周期的不同将采用不同的组建方式和态势,从虚拟团队逐渐建成常规的研发团队。
2)技术输出导向:近期可由企业根据项目、课题统筹调动各分公司的技术人才,在不打破现有的组织结构下,组建虚拟团队,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都能带来的一些特殊资源,达到人力共享、快速实现技术价值输出的目的。
3)科研课题带头人导向:探索和建立以科研课题带头人为核心,凝炼课题方向、汇聚技术队伍和构筑研发基地的机制,组建一批多种背景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凝聚成功创新所需要的广泛而多元化的全套技能、知识和专业技术。
2、
1)研发项目制的管理机制:每年确定的项目研发课题,由企业统一调配,给予研发经费,支持在项目上攻关。
2)多阶段研发评审体系:虚拟团队的开发队伍可能跨时间、跨地区甚至跨组织地工作,需要建立多阶段研发和评审体系。
3)研发人员激励管理: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改变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吸引一批科研带头人。
4)团队绩效管理注意事项:树立共享而有意义的团队目标,建立符合技术工作者价值观的公平回报机制,赋予员工尝试的机会和失败的权利,营造信任、关怀和相互协作的团队氛围,在项目运作中适时培训。
3、研发人员激励
1)基本工资+奖励基金:研发中心研发人员采取较高工资与项目奖金相结合的薪酬方式。研发中心的开发人员的工资基本固定,与业绩考核挂钩浮动。奖金与开发项目的业绩挂钩。每年按新开发产品销售额的0.5-1%作为研发中心年奖励基金,提取奖金1-3年不等(按开发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市场价值来加以区分);奖金分配原则按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大小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2)年薪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和研发人员可以实行年薪制。年薪设计按不同级别和贡献大小而定。
3)精神奖励:晋升、荣誉表彰、出国学习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