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心得——读《武安商帮史话》有感

(2019-06-18 19:26:25)
标签:

文化

读《武安商帮史话》有感

武安十中    刘明明

很偶然的机会,跟朋友提起我在研究的课题,有幸从她手里借到了一本《武安商帮史话》。武安六大文化脉系——磁山文化、冶铁文化、商帮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中,商帮文化并没有很大的社会认知度,它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是比煤和铁更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的作者安秋生,一名为武安文化事业和书香城市的建设默默耕耘的人他不仅创办了神钲书院,以传承地方文化,助建书香城市为宗旨,组织本土文人雅士开展文化活动更可贵的是,他还本着不辞辛苦、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致力于武安商帮的研究,对商帮文化进行精神探访和文化寻根,填补了武安商帮文化研究的空白。

 

提起商帮,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晋商、徽商、苏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上,也曾有过一个盛极数百年,有着辉煌历史和广泛影响的商帮是中国商界一支让人刮目相视的存在可与晋商、徽商比肩称雄,被誉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群体——武安商帮。安秋生先生致力于武安商帮的研究,历经14遍访武安商帮的历史足迹,先后赴河南、安徽、江苏等近二十个省市进行采访,并且翻阅典籍资料,深入挖掘武安商帮文化,成就了《武安商帮史话》一书。本书从龙泉武家兄弟五架小车”“闯关东,到武安商帮分布区域、规模、行业成就以及武安商帮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对后人的启发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

 

武安商帮兴起于明中叶,活跃于清乾隆年间开始繁荣直到“九·一八”年间,是第一个以县立邦的帮会。商帮的生意集中在两大行业——绸布和中药,其中以药商为巨擘。卖绸布、开绸缎庄的,主要在南方分布,苏州、上海安阳、郑州都有,其中太原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宏顺德” 绸缎庄,就是武安人开的。卖中药的在北方的居多,从河北、内蒙、青海、宁夏,一直到东三省中俄边界武安商帮,曾一度掌控东北药材市场,都有武安人很出名的药店。武安人干这两个行当,素有传统和经验,形成了规模,做出了影响所以有了“南绸北药”之说是武安先人创造的伟大壮举。

 

书中提到,武安商帮所经营的店铺,无论是药堂和丝稠庄或兼营药材与丝稠生意的行号,均有自己的经营方式和原则,实行了科学的管理体制,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颇有近似之处。其一,很多商家搞的是股份制,都是“有东有伙的买卖”,“万金帐”记录着股东们的股情况,规定“章程”的同时是分红的依据,实质上就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契约。其次,许多商家是集团化经营总柜与分号之间,类似于现代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最后,各商家普遍实行“掌柜负责制”。与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一般无二,商家委托大掌柜来经营,东家只管制定章程和到时分红,不可以对日常经营指手画脚,保证了药店由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管理、来经营。同时,在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上,武安商家依据店员资历、能力、贡献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以利益为纽带,把大家紧紧捆在了一起,店荣我荣,店衰我衰!

 

富裕的商人们回乡置办土地建设庭院,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如今武安商帮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气势宏伟的房家大院、徐家大院、朱家大院等建筑,还在诉说着当初商帮曾经的辉煌。在武安商帮有代表性的人物中,我对书中描述的房锦云的印象最深。房锦云伯延镇开明士绅,乐于担当,诚信经营;同时还救济贫困付出多,贡献大;他还走在时代前列,创建武安第一所私立小学,还捐助北京的大学,蔡元培亲书赠予"育我菁莪"的匾额,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也成为了武安县的一个名震四方的人物,被载入县志此外,武安商帮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戏曲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武安平调和落子 

 

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武安虽然地处太行山区,但思想观念并不封闭保守,他们没有安于贫困,选择了走出家门,经商谋生,以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时代变迁,虽然武安商帮已成为历史,但他们的创业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和光辉,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他们不仅善抢商机,占领市场;善于学习和创造先进经验精于管理;善于持之以恒,做专做精;善于培养人才,诚信经营。商帮文化作为武安重要的文化脉系之一,这份精神文化遗产,也是武安这个县级城市的经济文化能够在今日走在前列的活力之源。

 

安先生用自己的笔,为武安商帮文化寻找出一条“道”——经商步履所走之道,经商信奉之道,经商发展之道。武安商帮文化通过他的努力,为世人知晓,焕发出应有的光辉。通过学习和了解武安商帮的发展历程,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深入挖掘商帮文化内涵,丰富和完善再次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坚信它将为武安文化强市的建设发挥极大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