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三则
(2011-10-22 19:12:45)
标签:
百喻经读书摘录人效王眼瞬喻山羌偷官库衣喻渴见水喻杂谈 |
渴见水喻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燄,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于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
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山羌偷官库衣喻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於脚上,应在腰者,返著头上。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人效王眼瞬喻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眨,便效王眨。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耶?何以眼眨?”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眨,故效王也。”
王闻是语,即大嗔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
前一篇:【翻唱】对你说
后一篇:【转载】买了一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