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仰止——再访泰山

(2007-08-14 14:05:56)
标签:

文学/原创

泰山

旅游

文化

泰山仰止
           ——再访泰山
    一番折腾,终于又去了泰山。
    直到到了泰山底,才知道第一次爬泰山对我是一次诓骗。十年前去泰山时是汽车将我们一直送到中天门,而后的攀爬路程因此显得短暂而轻松,哪知这次的攀爬才是真正的爬泰山。
    泰山文化悠久,气势磅礴,景色变换极致幽雅。移步换景之间,她独有的气质已将你深深征服。那些旅游胜地惯有的小物件商贩们和附着在泰山石上的口香糖与“到此一游”等煞风景之物并不属于泰山,以下文字不会再提。 
泰山客
    泰山客可谓来自四面八方,各种语言与口音相互交杂,各种颜色的皮肤向山顶缓慢移动,摄影、饮食、说笑、休息、戏水……不同文化背景与成长环境的人来到泰山得到的是相同的快乐。尤其是那些虔诚的膜拜者,背着高香攀爬至顶,只为山顶那虔诚的一拜。   
泰山水
    背着六瓶纯净水加三瓶红牛,走到中天门已是弹尽粮绝。此刻想起了那些泉水,那些从泰山庞大巍峨粗犷的躯体里缓缓流渗的清冽细腻温情的泉水。它们是冷傲中的亲切,狂迈里的羞涩。它们艰难的挤出石缝,汇成溪流,开始了奔逸甚至激荡的生命。水,至柔;山,至坚。刚柔并济中,山水风韵无限!   
泰山石
    泰山石独具特色,各地园林景致都有它的身影,白色纹理盘在灰色质地的石身上,那是天然的工艺。石阶、石墙、石壁。文人骚客到此,留下自己的风流,“风月无边”“既雨晴亦佳”“果然”……以石为纸,镌刻着久远的感叹与情致,已成文化的化石。经文大字刻在相对平坦广阔的巨大石块上,为泰山一景“经石峪”,但见一老者坐于其中,用纸笔抄写经石峪地面和墙壁上的经文,石块那么大,老者那么小,他是在用自己渺小的身躯去壮大自身的心怀与灵魂,用短小的笔杆丈量那浩淼的历史与文明。
    没有刻字的石依旧拥有深厚的历史,它们形成于数十亿年前,或甘为人阶,或充当扶手和护壁,它们一生平凡而寂寞,没有可以使身价倍增的名人文笔。但是那又如何呢?泰山之所以博大,不仅靠那些有字之石,绝大程度上是那些无字的无名的石块相互堆磊支撑而成。我们的社会生存发展又何尝不需要泰山是这样的人和群体呢?   
泰山天
    泰山的天格外蓝,清澈的蓝。
    云,不是云朵,像轻纱一般的雾气,在清蓝如水的天空中飘动,可以感到它的速度,不慢却并不轻浮,不快也并不拖沓,一切刚刚好。
    云的飘动带来了阴晴的不断变换,晴时风却凉,阴时亦不感到沉郁,向上向下看,薄沙轻环在山体周围。令泰山如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子,衣裙翩跹,也如一位稳重的绅士,静观万变。   
泰山人
    这里只说泰山挑夫。
    泰山挑夫里没有年轻人。是啊,那个年轻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与精力消耗在机械的艰难的走台阶之中呢?汗水在身上连为一层,两层,无数层。他们走走停停,在泉水里得到片刻清凉,却比我们走得快得多。长年的日晒赋予他们黝黑的皮肤,多年的劳累练成了他们一身结实的肌肉。如果你在抱怨爬山苦不堪言的时候看见了他们其中一个,你会感到羞愧难当,是他们将山上山下连在一起,你在山上任何一处享受到的快乐——物质的精神的——都是他们一点一点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次一次上去的。
    不应该感激吗?
    不应该敬仰吗?
    不应该歌颂吗? 
泰山韵
    泰山的一切+自己的独特感受=泰山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