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四岁男孩杨龙毅的故事

标签:
杨龙毅健康快车火车医院白内障儿童杂谈 |
分类: 复明的故事 |
四岁的杨龙毅,2008年4月出生于洛阳市嵩县饭坡乡汪城村杨庄西组。父亲杨光旦, 52岁,母亲胡桂粉,48岁。 两人年纪已大,无法生育孩子,遂抱养了一个弃婴,就是现在的小龙毅。虽然生活依旧贫困,但因为有了孩子也增添了些许欢乐,也是苦并快乐的。
幸福是短暂的,2年前,杨光旦夫妇就发现小龙毅在看人、看东西或者地上捡东西时总是离得很近,或者是看不清楚,问了别人,都说是小孩正在发育,年龄大一点就好了,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半年前发现孩子的视力越来越差,上幼儿园时站在离黑板很近的地方也看不清字,夫妻俩才着了急,四处求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费用估计1.5万元左右,卖了家里仅有的麦子,东凑西借了2000元左右准备手术,后经同村的白内障患者和当地乡卫生院的医生介绍知道了健康快车洛阳行活动,遂到健康快车办公室咨询报名。
市三院健康快车办公室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与健康快车车长联系,并与北京专家进行了沟通,专门抽出时间对小龙毅进行了初步检查,确定为先天性白内障,拟行手术。
为更加清楚的了解情况,健康快车第三列执行车长葛炜在地当卫生局及乡卫生院领导的陪同下,亲自到小龙毅家所在的汪城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座50年代盖的砖房,砖砌的窗户,屋内几张木板凑成的床,一个破桌子,一个旧电视,一个别人家找来的破玩具,一间木板钉成的厨房,没有院墙,就是小龙毅的家。
2012年7月6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前准备工作,杨龙毅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视力达到0.3,这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7月15日,健康快车亲子探访团成员在探访小龙毅的家时,发现房子里光线非常暗,原来,夫妻俩用多年打工的钱盖起房子后,却没有钱安窗户。为了抵御刮风下雨,就用砖头把窗口堵起来。探访团成员看到此情此景,自发捐款,短短几分钟就捐出3000元,让小龙毅家修窗户,让恢复视力的龙毅能在光线充足的房子里生活、学习。十天后,健康快车车长葛炜从洛阳发来照片,小龙毅的家已经装上了窗户,明亮的房间让全家人乐开了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