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时候给老师们熬鸡汤了

(2018-06-06 17:05:37)
      某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因为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导致个别家长不满,在收到“登门道歉、否则告到教体局”的言语威胁后,愤而写下辞职信,结果,这封信刷屏了。
       一时间,由信引发的职业焦虑、教育焦虑甚至是生存焦虑燃爆网络,老师们共鸣,家长们讨论,全民围观。事实上,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师生之间的代沟、隔阂、矛盾日益凸显,甚至出现学生辱骂、殴打老师、师生在教室里互相掌掴的情况。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并不是很顺畅,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不同,时不时也有因意见不合,微信互怼的新闻占领头条。这些情况的发生并不奇怪,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因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再苦不能苦孩子”,何况还是00后的孩子;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本分,而现在,别提触及灵魂了,连皮毛都碰不得。当这些关键问题碰撞在一起,引发教师对自身发展忧虑时,那就该给老师们熬碗鸡汤了。
       上学、工作都在师范大学,培养的多是为基础教育做贡献的教师,毕业生们时不时回学校找我聊天,聊人生、谈梦想、扯闲篇,无论话题多远,但最终都会落到现实上。在中小学工作的同学们会把遇到的事,遇见的人说出来分享,会有人抱怨“现在的学生真不好管”,有的吐槽“还敢体罚,说都不敢说。”还有的调侃“训诫学生的前提是做好面对家长围攻的心理准备。”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不难看出,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尤其是犯错的学生,屡教不改的学生是个问题;如何面对家长的发难更是问题中的难题,不仅要斗智斗勇,还要心思缜密,以防因冲动逞一时嘴快而留下把柄被抓住不放,加上舆论的引导成为众矢之的。老师,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咋一不小心成了高危职业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去的私塾先生,学生要是课业不好,别说批评了,就是用戒尺抽手掌都不是问题,先生以惩戒来促进学习。师傅、掌门,徒弟要是犯错,轻则家法,重则逐出师门,师傅以严厉来约束管教。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所以总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学生、徒弟功成名就后都会回来跪拜叩谢,还要毕恭毕敬的称一声“恩师”。而现在,个别正在上学的“敌视”老师,已经步入社会的早已忘记了老师,很多高考过后的“谢师宴”也成了攀比、炫耀和变相敛财的噱头。
       成长,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教育伴随着成长,学生在正确的三观没形成前,必要的惩戒是一定的,那些“问题青少年”,哪个不是因缺少管教而误入歧途的。如果老师连批评的底气都没有,其权威从何谈起?如果老师从“不敢管”发展到“不想管”,到底又是谁得谁失呢?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仅关乎成绩,更会影响学生性格,能批评说明关注,能管教说明负责,相反那些被忽略的学生,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不要扣上不负责任的大帽子,老师也是凡人,当正常的教学工作都要看脸色,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动声色的“被动放弃”。
       家长们其实也很矛盾,一面给老师提出“一定要当自己孩子看,严格管理,不听话就收拾”的 要求,一面又有“我的孩子只能我来管,别人碰一个手指头都不行”的想法,这让老师怎么办?公开成绩,对于学生和好面子的家长的确是一件尴尬的事,不满情绪能理解,可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还没问清原委,便以言语威胁实在不妥,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需要家长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需要家长重视,教育的规律需要家长遵循,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需要家长参与。
       最后说几句,任何时代都有不合格的老师,每每曝出“衣冠禽兽”的恶劣行径,我也愤怒;课上不讲,课后辅导,赚的盆满钵满的精明老师,我也不耻;胸无大志,应付工作的混子老师,我也不屑。但更多的是在三尺讲台上,用心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