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长,没有复杂的形式,一个小时左右,省政法委书记等领导们讲了许多,我也想了许多,从高校到地县,从城市到农村,从辅导员到县团干部,从高校大学生到农村青年,虽然地点,身份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本质是不变的,都是在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在高校当辅导员的时候,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们经常扮演“救火队长”、“保姆”或者说是“调解员”、“法官”的角色,每天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去解决各种同学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甚至是恋人之间的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绞尽脑汁的去缓解各类矛盾,甚至把矛盾转嫁在自己身上,面对个别情绪失控的家长的指责,个别情绪激动同学的发难,我和同事们除了听去做解释别无选择,我相信所有高校辅导员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年中,我和同事不知道多少次半夜会被叫回学校,不知道多少次去医院陪同出现各种状况的同学,不知道多少次去派出所、保卫处解决同学们之间的各种争端,派出所的民警见我后第一句话是“咱们又见面了”,我的第一句话是“又给您添麻烦了。”这些年一直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校园是青年群体聚集的地方,建设和谐校园显的更为重要,我一致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一见面就形同陌路、勾心斗角或者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退让甚至大打出手的话,那何谈和谐呢。战友之情,同学之谊是最难能可贵的,也若干年后我们回忆起来,会为了上学时的点点滴滴感到高兴、遗憾或后悔。所以,如果同学之间再为了我在宿舍打水多你不干活而纠结时;为了我要休息,你要玩游戏而争吵时;为了荣誉或者奖助而互相猜疑时,就请同学们想一想,也许一时占得了上峰,但也会因此失去同学,失去友谊,失去理解,失去尊重,失去和谐。
在农村工作一周,每天都在忙碌着,开会,熟悉县的情况,熟悉工作环境,明确工作任务。前几天有一位农村的母亲为了治疗儿子的白血病来团委寻求帮助,在极浓重的口音里,我大概明白了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巨额的医药费让他们承受不了,她带着哭腔的声音,近乎绝望的眼神让我很难过,她能来找团委,是对共青团的信任,书记在好言劝慰下,积极主动的联系民政部门,不仅在那里得到了帮助,还从团委实施八年的由全县干部捐款的“爱心救助工程”款项里给于了她一定帮助。也许这只是我一年工作中的一点,但我体会到了大家都在为和谐做着贡献。
很多东西不能只看表面,如果发现问题不去深挖,如果有了矛盾不去解决,如果有了积案不去化解,久而久之,便会延伸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高校如此,地县亦如此,无论是同学们还是农村青年,大家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承担着双面角色,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带来好处的拥有者,这条路还很长,我与大家并肩齐进,和谐社会,你、我、他。
http://s2/middle/4d801a13x9da1086231b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