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部日记之二,陇西印象

(2011-01-31 13:33:45)
标签:

陇西

文化

    闲暇无事,抽空去了趟我即将开始奋斗的陇西,陇西离家不算太远,二百多公里,驱车三个小时,因地势修建的高速公路蜿蜒起伏。陇西虽然离兰州很近,从前我也经常路过,但并没有在此地多做逗留,更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过陇西。大学同屋有陇西人,关系很好,四年中从他那里听说过陇西,我的老家是陇西近邻天水,从语言到习俗不尽相同,所以对陇西也并不感到陌生。

    从百度上搜取关于陇西的概况,从人文地理到风土人情,从名胜古迹到历史沿革,从行政区划到自然资源记载的非常详细,陇西是“旱码头”,在经济欠发达的甘肃,陇西的地理位置显的更为重要。出收费站有五六公里就到了县城的中心,临近年关,县城里满是采购年货的人群,与高楼林立的大城市相比,这里更有年味,从前每年除夕,我们全家都会回到农村老家过年,所以对眼前的场景我感觉更为亲切,从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上看到的是幸福。步行在陇西的街道上,把自己对陇西不多的了解串接起来,描述自己的初印象。

    名人。甘肃的简称“陇”,是从陇西的历史文化地域而来的,陇西自古出名人,李氏家族的“陇西龙宫”座落在城北街头,拱式牌坊至今还在,这里是隋唐以前李渊家族的真正老家,陇西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故里,诗仙李白被典籍较统一的记载为陇西成纪人,从几千年历史上冠系在陇西名下的历史文化名人,简直不胜枚举,“仅唐一代近三百年间进入朝仕的陇西文人才士就难以记数,可以说像陇西这样在历史上给国家直接或间接输送众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云:‘天宝物华地灵人杰’,这就使陇上文化鼎冠中华”。

    名胜。县城中心有座鼓楼,我围着转了三圈,这座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的建筑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上悬陇西杨氏书写的“巩昌雄镇”通栏金匾,雄劲厚重。陇上诗人赞曰:“陇山渭水历来兵家征战地,巩昌雄镇自古关西出将才”。鼓楼见证了陇西繁华辉煌与文化的延续。

    名物。打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就无法回避随处可见的“陇西”二字,因为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我很喜欢彩陶,很早就知道陇西是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渭河两岸的黄土台地区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的遗址,齐家文化也有二十多出遗址,这些充分证明陇西在很早就有人类居住。

    名吃。古郡陇西的小吃很多,其中陇西腊肉更是独占鳌头,甘肃境内随处能见到挂着“陇西腊肉”的铺面,陇西腊肉历史悠久,据记载,陇西腊肉腌制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历史上,陇西腊肉就驰名陇上,远销兰州、新疆、西安等地,经久不衰,之间食客满座,生意兴隆,处处香味喷鼻,撩人胃口,令人垂涎欲滴,陇西成为了“中国腊肉之乡”。

    陇西,一个地名,被国库典籍不停的载扬三、四千年,又与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贯为一体,这本身就具有丰厚的历史份量和灿烂的文化光辉。陇西,一个让即将奋斗一年的地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我都会为之努力。

http://s3/small/4d801a13g9b1de9ddab02&690

http://s4/small/4d801a13g9b1dea94cb93&690

http://s3/small/4d801a13g9b1dec217102&690

http://s9/small/4d801a13g9b1def1c64a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