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为动用法”例析及练习

(2012-10-12 14:53: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文言文加油站

文言文“为动用法”例析及练习


   为动用法就是谓语对其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的意思,即主语为宾语而动。这里的,可以看作是为了的意思,它所表示的内容可以是目的、原因或对象。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活用的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为了宾语而产生的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其宾语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主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替代对象。例如:
  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韩非子五蠹》)
  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④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尚书泰誓》)
  简析:以上四例中带点的动词都是为动用法。例①的表示主语为宾语而死,说明死的目的,即为节操而死;例②中的……而怒是宾语,它表示怒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不成才才发怒的。例③中的表示……而启是它的宾语,启之为他开门,它表示主语的替代对象。例④中的两个在句中表示……而作作之君”“作之师为之作君”“为之作师,也就是给他们树立君王,给他们树立师表的意思。
  2.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的为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相关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例如:
  ①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②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简析:例①中的”“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有宾语名余就是为我命名字余就是为我取字。例②中的两个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上宾语,都表示……穿履之意,履我为我穿上鞋履之为他穿上鞋之意。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例如:
  ①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②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
  简析:例①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而苦之意,苦秦为秦而苦是宾语,是主语产生的原因。例②中的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百谷是其宾语,是的目的,勤百谷为百谷而勤之意。
  【随堂练习】
  找出下面各句中运用了为动用法的词语并翻译出来。
  1.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2.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距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4.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咏荆柯》) 
  5.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秦晋肴之战》) 
  6.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汉书苏武传》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0.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
  【参考答案】
  1.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2.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3.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4.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5.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6.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7.哀之:为他们而悲哀。
  8.忧其民:为他的百姓而担忧。忧其君:为他的国君感到担忧。
  9.培之:为它培土。
  10.怪其无征:为它没有征兆而感到奇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