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蘑菇阿尔山温泉杂谈 |
菇乡阿尔山
前几天我带几个研究生来到了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部的阿尔山市,主要目的是考察这里的真菌资源。下榻的宾馆“哈伦宾馆”提示我阿尔山的全称是“哈伦阿尔山”,系蒙古语,“温泉”的意思。阿尔山位于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连。东西长 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公里。全市5万多人口,也许算上中国最小的县级市,但是这里居住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13个民族。走进这座边陲小城市给人的感觉不是拥挤的马路、污浊的空气和忙碌的人们,而是一个与“城市”两个字不相干的气息扑面而来——蓝天白云、清澈见底的河流和白天几乎没有人来往的整洁的马路,甚至静得像到了一个村寨,难怪有人用“世外桃源”来比喻。
放下行李就被朋友请到了一家餐馆,主人极力介绍我们当地的菜肴,“野生的”、“绿色的”、“你们城里吃不到的”是说的最多的。当然,在琳琅满目的菜谱名单中各种野生蘑菇和山野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光蘑菇就很多种,什么紫花脸、小黄蘑菇、猴头、山木耳等等。我一下子精神了起来,似乎见到了老朋友,于是我们的话题基本上没离开蘑菇。他说阿尔山的蘑菇多,多得到处可见、随时可以买得到吃得到,阿尔山的温泉多,多得我们洗脸冲厕所都是矿泉水,阿尔山的宾馆多,多得你无论是旅游旺季来还是旅游淡季来都能有地方住,他又说我们的人少,如果没有游客阿尔山的马路上几乎没有人。我接着话柄说那就“三多一少”了,大家哈哈笑,笑声荡漾在宁静的阿尔山的夜空中。
第二天一大早我拿起相机走出宾馆,把东西一公里南北两公里的阿尔山市转了个遍,领略到了阿尔山的“三多一少”。远处在人烟稀少的马路边上站着一排人,走近一看才知道那些筐里的、纸盒子里的、塑料袋子里的都是一样东西——蘑菇!我兴奋极了,就挨个认、挨个照相,完全顾不上卖者的大声叫卖和耐心的解说。突然一种亲切的语言终于吸引了我:买蘑菇吗?用蒙语说。不,我只是看一看,认一认,用蒙语回答。于是热心的卖蘑菇姑娘像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给我介绍:大黄蘑、小黄蘑、松针蘑、大喇叭筒、小喇叭筒、桦树茶、木耳蘑、滑子蘑、黄油蘑、鸡血蘑、杏黄蘑、白花脸、紫花脸…一口气说出摆在面前的十几种蘑菇的名字,并介绍什么蘑菇怎么吃。堂堂正正的蘑菇博士在她面前象小学生一样,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像单天方的评书一样精彩。看到姑娘的脸在晨曦中映出一道自豪的光芒。在微微的凉意中我离开了马路市场回住所准备上山。
在阿尔山上山不必准备什么交通工具,因为阿尔山就在一条山沟里,是啊,没有山哪来的“阿尔山”(温泉)?阿尔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北温带大兴安岭原始生态区域,常见的树种有白桦、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山杨、蒙古栎等,植被覆盖率在95%以上。水资源极其丰富,有哈拉哈河、洮儿河、努木尔根河等13条河流和数十个湖泊,还有大面积的湿地。由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蕴育了千姿百态的“阿尔山蘑菇”。阿尔山的年温差和日温差比较大,有点高原气候特点,尤其冬天雪大因此又沾上了“雪域”、“雪城”的美誉,阿尔山的山体绵延起伏,草原和山地相互交错,不像南国桂林又不同于北国长白山,而有点像邻国蒙古和俄罗斯的自然风貌。你只要迈进林子就会发现在草丛里、倒木上、树干上,甚至在牛羊的粪便上都长满了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小精灵——蘑菇。同时你会时而见到骑着摩托车、开着三轮车来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采蘑菇的人,他们不在乎身边的别人只管翻开草丛寻找他们所认识的蘑菇。
不同的植被生长着不同的蘑菇,也就是说你想采什么蘑菇必须进什么林子,如果林子走错了你想找的蘑菇就找不到。白桦林里一般能采到杏黄蘑(鸡油菌)、白花脸(香蘑)、滑子蘑(鳞伞)等,但是前面三个是长在地上,而所说的滑子蘑是长在桦树树桩上的,还有桦树茶(桦褐孔菌),这是一种药用菌,当地老百姓认为泡水喝益于胃肠健康,像木炭一样呈块状,专门长在白桦树的树干或倒木上。小黄蘑(柠檬蜡伞)、松针蘑(金钱菌)、鸡血蘑(铆钉菇)是出现在人工针叶林(落叶松、樟子松)内的,而黄油蘑(卷边桩菇)在杨树下才能找到。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在蒙古栎树上可以看到猴头和山木耳等林中珍品。只有紫花脸(近裸香蘑)在本地区不管什么林子都可以采集得到,从而它也就成了阿尔山地区最常见的野生蘑菇,美中不足是这中蘑菇带有“六六六”的味道,但我认为它不是农药而是它自身固有的个性。如果你早春5、6月份来阿尔山还可以采集到木耳蘑(棱柄马鞍菌)和羊肚菜(羊肚菌)等美味食用菌。
经过一周的考察我们在阿尔山一共采集到近200种蘑菇,这里除了市场上卖的种类以外也有很多还没来得及被当地人们所认识的食用或药用真菌。阿尔山的蘑菇采不完,也说不完,围绕蘑菇每一个阿尔山人都能给你讲出很多精彩的故事或传说,就像说他们的温泉一样。阿尔山人到哪儿都带着蘑菇礼物,外地人来阿尔山买的特产中不可缺少的也是蘑菇。蘑菇已经成为阿尔山和外界交往的一个纽带,成了这座小小城市金灿灿的名片。
美哉!菇之乡。美哉!菇乡的蘑菇。
(本文发表于《生命世界》2006年1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