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林怀民先生的《流浪者之歌》读黑塞的《悉达多》

(2011-04-18 22:11:53)
标签:

林怀民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

台湾

佛传故事

黑塞

悉达多

如来佛

文化

分类: 杂谈

 看林怀民先生的《流浪者之歌》读黑塞的《悉达多》

                                        http://s7/middle/4d7ee08fga1320e0b0066&690

http://s13/middle/4d7ee08fga13219ca28ac&690

    最先感兴趣的并不是黑塞的《悉达多》而是林怀民的云门舞集本身。为了看懂他的《流浪者之歌》,为了本身是佛传故事,我想找来黑塞的书读。但其时我并未知道黑塞的书名为《悉达多》,很幸运,我居然找到了翻译成《流浪者之歌》的黑塞的《悉达多》,拿到手才发现是一本印刷于中华民国1957年台湾的直排书,繁体字,很小的一本册子,没写字数,书很旧,从台湾寄来。

    偏巧拿到书是我深圳大剧院看演出的前一天,来不及读书。演出那天地铁站里和女儿帮助一家埃及人买票引路又耽误了时间赶到剧场连宣传册也来不及拿。刚坐下台上的林怀民先生的开场口正好结束。

    一个多小时的节目,我们等于在无人引领的情况下领会着舞蹈的内含以及舞蹈本身的美丽。我只知看完“火祭”舞台灯光暗下来时我突然很激动想流泪,以至未反应过来需要拍手。所以在我看来,台上僧者全场的祈祷代表着苦行僧的求解之路,他不但要经受一注稻谷一个多小时在身上流泻的考验还要全身心纹丝不动地双手合十地祈祷,而其他都是代表现世人生的流浪的苦难和鞭笞,直到火祭时的涅磐。而最后的舞者用长长的十几分钟时间将整个舞台的黄金稻谷耙成一个由始无终的圈意味着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意味着无数的祈祷后领悟到净和静的人生境界和热爱现世的人生哲学。

    的确如林怀民先生最后所说,看完舞蹈可能是漫长的理解过程。我一直在想我对于这出舞剧的理解程度,而正因为似懂非懂,它就像谜让人欲罢不能,更何况有那么多观众事后直白地告诉林民看不懂,尽管他们手上有那本介绍的小册子。深圳的观众也许让林怀民先生有些失望,因为同样的演出在台湾的农村都被看得感动。

    而即使深圳的观众如何看不懂舞蹈的内容,林怀民先生就是不想说他的舞蹈要告诉大家什么。也许他认为这如同智慧和禅一样无法言说。或者他希望观众带着这个谜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咀嚼体味,这就像是人的缘份,放弃者便是无缘。

    于是只好捧起《流浪者之歌》来读。一读发现大相径庭,尽管此舞由〈悉达多〉出发。才明白原来那僧者只是流浪者的外壳,舞者才是僧者流浪的内心。

    我不知道大陆有无出版过这本小说。我手上的这本书译者介绍说悉达多原为如来佛的名字,但他在书中却将这个名字改成了“西达塔”并说这个人不是如来佛。

    读完了书才明白舞蹈只不过是一个人的理解,如何能诠释得了黑塞当初写这本书的意味,而黑塞如果今天还活着也许也无法完全诠释那个最打动他的佛传故事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只能说黑塞的小说就是小说,林怀民先生的舞剧就是舞剧,我们甚至可以说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书中西达塔最后的得证:在我看来,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我以为唯一重要的是爱这个世界,不要轻视它,我们不要恨来恨去,而要用爱,赞赏和尊敬来对待这个世界,对待我们自己,对待所有的生命。如此现世!怪不得如来佛弟子西达多当年的好友歌文达却说:世尊宣扬慈善、自制、同情、耐心,但是却不宣扬爱,他禁止我们把我们自己枷锁在尘世的爱上。

    如果了解黑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年他会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读完了黑塞的书又会感叹译者将“悉达多”改成“西达塔”的用心良苦,这份苦心在我看来又有点曲解黑塞的本意。而如果我们又读过真正的佛传故事,也许二者又变得可以没有联系,还有如果你有慧根,会思考呢。总之是不要说,一说就错!

 


http://s15/middle/4d7ee08fga1322faf749e&690


 

    注:我手上的〈流浪者之歌〉翻译苏念秋,台湾水牛出版社出版,初版中华民国57年11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婚请帖
后一篇:收获种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