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创业浅谈(引用)

(2007-06-17 13:17:58)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开始琢磨自主创业。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创业的概念为广大的同学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在校大学生在课余开一家饰品店、经营一家学生餐厅、自办一间个人工作室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然而,创业之路是艰辛而曲折的,很多人满怀激情投入到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然而在真正面对激烈的竞争时,又有多少人能一举成功,成为真正的创业英雄?对于身在校园缺乏社会经验的学子来说,创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创业为何这样难
   首先, 社会经验的不足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处校园,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规律和法则,同时又欠缺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在真正处理事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其次,资金的缺乏是制约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身大学生就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同时大学生在集资方面又欠缺经验,所以常常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第三,年轻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市场经验等致命的弱点也制约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在校大学生创业还必须处理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学业都保证不了,还提什么宏伟的创业?
    除此之外,家长的反对也是阻碍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因素。


二、创业要有充分准备

  要想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学校应该在大学课堂上开设创业课,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加强创业训练。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时,就应接受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大二、大三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程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例如,要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的老板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创业前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大学生要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三、大学生创业能行吗  

    年轻人有闯劲,点子多,思维活跃,大学里人力资源也相对集中丰富。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创业需要各方面人才的搭配组合。如纯是理科生,则在财务、企划、管理、文案等方面先天不足,而纯文科生,则对事物的分析可能相对表面化。这类同学表示,只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有好的项目,他们就愿意试一试。另一些有“小富即安”思想的学生则认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太累了,还不如找份工作来得轻松。

    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但机制还不成熟。而且在校大学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经验,创业之初理不清各种人事关系和产权关系。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也不完善,可享用的资源太少。不少创业者,当初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匆匆走上创业路的,一遇上艰辛与风险,便会束手无策。这应该引起创业者的反思。
 
   近年来,高校在这方面的支持条件正在完善,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都设立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各校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计划大赛或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业,多数学校还是持一种支持但不鼓励的态度,支持对象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则普遍较为谨慎。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的前景
  
  目前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误区,有的学生创业的目的不纯,有急功近利的一面。杨致远在最初发明Yahoo搜索引擎时,并没有想过通过它来赚钱,他的目的很单纯——为当时乱七八糟的网络做点好事,直到最后他的网站人流量越来越多时,他才意识到Yahoo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学生创业者如果能够跨过这个误区,对自身及市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将会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由于他们作为学生的特殊身份,也受到了社会众多人的关注和质疑。
   
    在校大学生在肩负着学业的前提下去创业,这种行为应不应该得到鼓励?在校大学生相比较其他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又存在着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在校大学生的创业之路究竟该通往何方?这许许多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创业规划
后一篇:第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