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名称、数目表
名称
数目
颅骨
脑颅骨6种(额、顶、枕、筛、颞、蝶骨)
8
面颅骨9种(上颌、下颌、鼻、泪、颧、犁、下鼻甲、腭、舌骨)
15
躯干骨
椎骨(颈柱7;胸柱12;腰柱5;骶骨1;尾骨 1)
26
肋骨
24
胸骨
1
上肢骨
上肢带骨
肩胛骨
2
锁 骨
2
自由上肢骨
肱 骨
2
尺 骨
2
桡 骨
2
腕 骨
16
掌 骨
10
指 骨
28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 骨
2
自由下肢骨
股 骨
2
髌 骨
2
胫 骨
2
腓 骨
2
跗 骨
14
跖 骨
10
听小骨
6
【一、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
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
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
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例如颅骨保
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
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
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
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
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
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
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
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人体各骨连结基本上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
连结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结(缝);椎体间的软骨连结;骶椎间的骨性连结;这是三种直接连续的方
式。间接连结又称关节
【二、骨骼的组成及功能】
1、骨的名称、数目
人体共有206块骨,分为头骨(颅骨29)、躯干骨(51)、四肢骨(126)三部分。头骨有脑颅骨和面颅骨,
前者形成颅腔(支持、保护脑),后者形成面部支架;躯干骨有脊柱骨(分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
骨)、肋骨、胸骨;四肢骨包括上肢和下肢骨。
人体骨 = 头骨29 + 躯干骨51 + 四肢骨126
2、骨的分类
(1)长骨(长比宽=非常大):
形似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容纳骨髓称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为骺。骺的表面
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
骨化遗留一线,称骺线。
(2)短骨:
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能承受较大的压
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形成微动关节。
(3)扁骨:
形似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5)圆骨(种子骨):
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3、头骨29
头骨29 = 脑颅骨8 + 面颅骨15 + 听骨6
脑颅骨6种:额、顶、颞、蝶、筛、枕。额骨、蝶骨、筛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1对,共8块。
块。 另有6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左右各1对)。
4、躯干骨51
躯干骨51 = 脊柱骨26 + 肋骨24 +
胸骨1
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
四肢骨126 = 上肢骨64 + 下肢骨62
1)上肢骨(64块)
上肢骨64=锁骨2+肩胛骨2+肱骨2+尺骨2+桡骨2+腕骨16+掌骨10+指骨28
锁骨(2块);
肩胛骨(扁骨,位于胸侧壁前部,具有宽大的面积以供肌肉附着、2块);
http://s12/mw690/001pZa0Gzy70jSg7FrR2b&690
尺骨(管状长骨,2块);
桡骨(管状长骨,2块);
腕骨(近侧排由拇指侧向小指侧,有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豆骨;远侧排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
状骨和钩骨,左右成对,共16块短骨);
掌骨(10根管状长骨);
指骨(共28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左右成对)。
下肢骨62 =
髋骨4(髂骨2+耻骨1+坐骨1)+大腿的股骨2+小腿的胫骨2+腓骨2+足骨52
髋骨:为扁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结合而成,有宽大的面积供肌肉附着。左右髋骨与荐骨连合构成骨
盆。(4块)
http://s8/mw690/001pZa0Gzy70jSs7xsP07&690
股骨:位于大腿,为管状长骨。(2块)
腓骨:细长,与胫骨并列。(2块)
足骨52 = 跗14 + 跖10 + 趾骨28
跗骨:14块,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左右成对,共8块)和楔骨(3块,左右成对,共6
块)。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内侧是距骨,它与胫腓骨构成踝关节;距骨下方是跟骨,形成足跟;
距骨前内是足舟骨;跟骨前外是骰骨;骰骨内侧依次排有外侧、中间和内侧楔骨。三块楔骨与第
一、二、三跖骨形成第一、二、三跗跖关节。骰骨与第四、五跖骨形成第四五跗跖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