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希庆
温希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46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0-09-22 20:36: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法制晚报报:本报讯(记者王进雨黎史翔)两周后,今年的诺贝尔奖即将出炉。而汤森路透昨日率先预热,预测21位学者为2010年诺贝尔奖热门人选。名单中,有15位学者来自美国的大学。

    每年诺贝尔奖公布前,汤森路透都会公布自己的“引文桂冠奖”。通过学者文章被引用的情况,汤森路透来预测诺贝尔奖。

    今晨,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首席分析师大卫·彭德尔伯里(David Pendlebury)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从数据显示,中国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受到很大关注。

    大卫指出,2005年到2009年间,中国在所有科学领域上的著作成果占据了全球的9%,特别是材料科学的著作占据了全球的22%,甚至超过了美国同期全球份额水平。

    年年岁岁,又到诺贝尔颁奖时刻,然而,对于我们这个以人口众多号称于世的大国来说,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没办法,串红网络的不是研讨谁谁谁有希望,还是谁谁谁更胜一筹,放眼全国十多亿人口,咋就没有一个能人呢?刚解放那个穷样,还有不少接受提名的呢!年年岁岁,人家都等着拿奖了,我们只好如此安慰自己:某某知名人士预言,N年后,我们将要有获奖的希望了;诺贝尔奖是一个作弊的奖项……

    得,国内学术界作弊的丑态多了,把国际大奖都染黑了!甭提,冲着摆的这个架势,诺贝尔奖还将让我们期待N年!

    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对于这个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思路还是要放到教育上的。放眼国外,都在倡导尊重差异的教育,而且,人家小孩不大,就能很“溜到”的通过书籍、网络等等渠道广泛的搜集、整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素材,培养了科学的习惯和行为。在人家的理念里,老师、学生都是轻松、自由的,玩中学、学中玩,分数高低似乎没有我们看得这么重要,人才却是济济。我们的教育在干嘛?直到上初中、高中甚至于大学,还在分析这些字什么含义呀、那段落怎么分析呀、如何死记硬背这样、那样的大道理呀等等;今年倡导如此教法、明年大搞这样改革,改来改去,还是老一套。只把老师们整的“晕菜”,学生累得脑袋大,还在年年岁岁津津有味搞“改革”,看看那些长篇累牍的“酸菜理论”就让人头疼。没有自由的理念、没有积极地氛围,何谈教育呢?为啥偏偏我们喜欢用一些死板的理论来束缚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呢?

    到最后,只整的学术界能力低下,造假一片。社会氛围有点儿恶化了,好吧,搞人文复兴——钻研古文字、更改文字。看看吧,这就是我们所谓精英学者们的认识!

    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我们的治学精神就知道了,气氛不活跃,思想不积极、眼光没放开,得,N十年后,诺贝尔奖还是一种预测!至于那些让人炫目的“材料科学的著作”,外国人或许会艳羡,恐怕我们都会怀疑那里边儿有啥门道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