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之死源于对国情的无知
(2009-10-27 17:29: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时评 |
细读他的遗书: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然而,我们不是有许多人在学术圈混得好好儿的吗?为什么他们不觉得残酷、无信、无情呢?
我想,造成自杀的主要原因源自于海归人员对国情的不了解:
其一,在国外,也许讲究思想自由,可是国内呢?国内的坏人相对来说要多,所以,外国人可以自由自在,中国人不行!比如,你不背《论语》或者背得不好,就可能被认为缺乏甚至不懂“仁”术,也就是你心思不好。
同样,在各级事业部门中,也不是以自由思想为主,尽管国家也想培养人才,可是,更看重“素质”!没有长篇累牍的政治笔记你的政治素质就不高,哪怕你不爱抄找个人替代你写也成,但是不能没有。我想,从国外回来的诚实人怎么能够明白这里边的“道儿”呢?
如果因此而对国内学术界产生残酷、无信的感想,不要埋怨国人,毕竟,每个人都要先做这些形式活儿呀!常了,应该找找窍门,别人能做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在国内学术圈混,做人不能太正直!也不能太认真——尽管那是科学精神。
其二,中国人比较要面子,我想,在学术圈里,面子问题更严重。你看看那些获奖的,有几个是“小兵”?所以,起始阶段,不要像在国外那样只会死心做学问,也许在国外那种精神吃香,在国内不成!
作为一个海归人员,你应当先要懂得做得要比身边人差,这样,他们(尤其是领导)不会嫉妒你的才能。也就慢慢儿会给你应有的待遇,这样让他们对外可以说:“看哪!海归人员就是没有国内教育培养的精英好!再看看我们,多么优待海归人员。”这样既给领导脸上贴金,还能保证自己有个光辉的前途。
能屈能伸,这是海归人员要想在国内学术圈混好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使你可能很倒霉,遇到的领导很昏庸,必须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要表现得比他们还要愚蠢才行!否则,他们一定很“无情”!
因为对于我们的人来说,面子问题比学术繁荣更重要!这也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具备的劣根性!
其三,目前的国内,对于个人主观能动性还不十分尊重,在更多情况下我们在束缚个人的主观能动,这源于狭隘的思想认识。从初级教育中,我们就在一级一级的用各类知识束缚学生活跃而积极的思想,用答案极其死板的试题束缚学生
知识,对思想的认知。所以,在高等学府中,写不出自己的论文来那是正常的事。
中国学术界走的是理想化的道路,是上层少数人的意志决策下层多数人的行动。理想化程度越高对人的束缚也就越重,然而,思想中已经形成了这样定式,一时半会儿是改变不过来的。
所以,这不是个适合培养精英的时代,平平凡凡的生活更适合目前形式要求。有人说那是死于“大师”梦想,我想,没有什么话可说。只能说,这还是个幼稚的、不适合造就大师的时代!
基于以上思考,我觉得,如果我们把海归人员自杀单纯归结于国内学术界的腐败,那么,就有些草率了。难道我们不想让自己强盛吗?难道我们的那些学者们就不想练就自我论文创作的能力,就喜欢抄袭吗?
更多的原因,是我们自身思想认识上存在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
我想,如果海归博士对国情稍微有些了解,那么,他应该很体谅国内学术界人员的苦衷。更不会选择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