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淡泊主义者(指对名利及杂乱欲望),喜欢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时间用于玩乐。这倒不是颓废,也不是无聊,我可不喜欢让自己埋在一堆永远没有头绪的郁闷里愁苦一生。
作为一名无师指导的非专业的精神娱乐者(这个名字申请下版权),读书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外国人把这叫做精神探险,我想他们最明白思想的艰难与辛苦。或许引用一下他们的意见,称为“荆棘路”吧!对于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不清楚他们的思想是否会如我这般绚烂,有时候我细心观察他们的生活,总觉得没有思想的人更快乐,毕竟,每给自己增加一份额外的重负都会让人感到由衷的沉重。
可能是不愿意给自己增加重负的原因吧,我见许多人,完成学业后,很快就厌弃了学习。我实在无法对他们的精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揣摩,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上,应该是一名绝对的独立思想者。除了从别人很容易表现明白的愁苦、欢乐等的表情上去揣摩到他们的内心之外,在平静情况下,我实在无法将他们的内心与自己的内心做些清晰的比较。读书与思想,对于人生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呢?还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让我好生不明了,不过算了,谈的是玩乐,这些不明了的问题让它们见鬼算了。
思想的价值是什么?我开始认为,会像鲁迅一样的济世、拯救别人的思想。然而,有这方面的作用吗?想到古代的《论语》,不少人一直认为它可以教人向善、授人处世哲学,然而,我看那些条条框框除了给人增加额外的精神负担外,好像对于激活思想和想象反而起了反作用。一部《儒林外史》尽显儒生们的丑戏,实在不现实。国内最近出了些卖《论语》的,这些家伙被重新挖掘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我无法去搞清楚,也不知道那个是个买卖人还是个学者。归在精明的买卖人的行列可能更合适(当然,自己瞎琢磨),因为从这些人身上,我除了见到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忽悠”捞钱之外,他们的思想对于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我实在没见到,——也确实只见到他们贪婪的捞钱。
当然,假如自己能够当个“学者”玩玩,我可不喜欢让自己那样讨厌,思想只是脑子里一些比较让人开心的产儿,怎么可以用来追逐高额利益呢?
谈这么些只是顺手拈来的文字,不过并没有失却玩乐的主题,因为,我喜欢让自己做一个精神娱乐者,——就是玩些思想。这并不容易做到,期间探险活动我想只有深入体会文字的人有感触。
“生活对于任何青年男女绝非易事”,结合我自身来说,居里夫人的这句话绝对准确。几年来,读书、玩思想的活动确实非常不易,经受的煎熬也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不过我一直没有让自己放弃对书本的“傻傻”的喜爱。相反,我现在对这个物质利益的时代有些不喜欢了。
人生的过程沉重、复杂、艰辛、虚幻,我喜欢给自己找些追求,为了不让自己的一生匆匆碌碌逝去。我并不喜欢名声,我自己都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失去了多数人比较喜欢的“上进心”。只是让自己平淡的过日子,有兴趣和童心的追求科学和艺术,生命给我多少时间我无法估量,(也不寻思那个问题了),只是喜欢让自己思想和玩乐。更喜欢把自己所思想、所玩乐的文字写下来,有时渴望编撰成一个故事,有些只是喜欢随意玩玩。
对于每一种科学,(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我都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在门外观望,我渴望让自己能够细致、深入的进入到每一个神奇美妙的殿堂中去。——对一切心怀好奇、对一切心怀冲动。
当然了,我可不是成天光玩思想。这个家伙只有在我忙完一些让人焦头烂额、而又无法说清或好或坏的工作后,给自己放个假的时候做这些,做的时候当然也会让自己真正的玩乐一些游戏,自己把持得了、适度而为的。等心绪明净、清晰的时候,读书,直到深夜。
呶,就玩这些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