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泪水,让我们继续前行
2008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不平常的一年。从经济来说,我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心理来说,我们都承受了巨大的考验。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中国十万万同胞的心。灾难来得突然,来得猛烈,使我们在没有任何应急准备的情况下,蒙受了重大损失,举国默哀。每个人的脸上都淌着滚烫的热泪,为失去的同胞、为我们自己在灾难面前的软弱和无能、为了灾难中那些感动我们的孩子们。
透过灾难,我们收获许多感动,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些让我们心寒的事情。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下,而今,我们的道德底线究竟如何?我们社会的道德,在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社会的拜金、拜权思想,令每个人都感到无奈,对权力、金钱和享乐地狂热崇拜扭曲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体系。应该看清楚,这种道德上的败坏发生在成人身上,与孩子无关,加重小孩子的负担来写繁体字不会对社会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相反,会增加孩童的厌学情绪。社会、时代,需要轻装前行,我们才能谋得发展和创新,希望一些吃饱饭无能思想的学者们不要再妄图给孩子们增加什么负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灵魂比成人世界纯净的多,我们需要给孩子们点缀梦想,塑造一个完美灵魂追求,不要让他们长大后,也像他们无能的长者一样堕入拜金、拜权等欲望深渊。
生命是软弱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珍贵的,放纵生命去做无能的奢侈、陈靡、浪费是不应该的。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是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所谓文学家们在做什么?对于社会的人文和精神危机他们是否睁开眼睛认真观察呢?
除了一些蒙着眼睛唱赞美诗的人之外,我们看到了什么?除了编撰一些奢侈享乐、思想懦弱的情节外,作家们是否有些许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只是避开丑恶,领着人民唱赞美诗,或杜撰些情节邋遢、糜烂的垃圾小说浪费国人的时光,那么,这样的作家死掉算了!我们需要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积极进取心的人来领导我们步出精神的困境和打破认识的枷锁,我们需要去追求一种积极、健康、明朗的生活。如果只是一味迁就无能的读者,胡乱拼凑情节,磨灭读者思想的锐气,那么,这样的作者我们也不应该去推崇。
我们还要认清的是教育上的轻装上阵,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一堆极度枯燥而无用的知识上去思考引导学生的学习。打个简单的比方:人们积极研究历史的教学,设定某种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忆历史事件。这种诱导过程,表面上来看是完美的,可是,让我们看看后果是什么,历史课难道是记忆课吗?所谓历史难道是让学生识记些事件再忘掉吗?滑稽、荒诞!看看我们可爱的余秋雨学者都背不准确呢,不照样可以混个学者做做吗?难道学者只是像电脑一样的复述些什么吗?
引导和教育小孩子们正确、自由、宽松地去思想,给学生一双自由的双手到知识中自己去探险、去追求、去创新,而不是像我们目前这样,给他们划出一个框框:“呶,这些内容,学不好就不能成才!”只要想想就会明白,这样做法能造就人才吗?有精英吗?
让我们收起灾难带给我们的泪水,在人性的许多领域,由于长期熟视无睹,产生了许多不健康的潜规则,困扰人们几千年的迷信噩梦还在横行,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清除。
人生极度不易,像蚂蚁一样,睁开眼,我们就要勇敢去承担艰辛的劳作。我们不应该过渡迷恋安逸的生活,生之自由,生之勤奋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给自己营造一种轻松、干净、明朗的精神家园。
为了对美的追求,文艺工作者啊,醒悟吧!我们需要继续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