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掉痛苦,吐出快乐的文字
文:菩提树
人在做有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是为着某种特别强烈的原因,——像我自己做博客。开始,或许只是想检验一下自己做文学的能力,长久以来,我形成了读书的习惯,勤于思索,乐于做笔记。
但,现实中,我这种人是相对孤独的——没有人乐意跟你谈海明威、川端康成、泰戈尔、莎士比亚;也没有人乐意听你说《三个火枪手》、《卡门》、《战争与和平》,我们的教育没有在大众中形成这种氛围。
男人们在一起谈论怎样讨女人的欢欣、怎样去征服女人、谈论房产与汽车,男孩会去关心足球、体育;女人们则更乐意讨论某个著名的影星,探讨化妆打扮、研究健身与减肥。至于文学,那是天方夜谈,痴人说梦了。没有人会喜欢找个文字的“怪物”做谈话与交流的对象。
所以,文学,一直深藏于我的心中,但却没有合适的地方来伸张,整个人因此而郁闷着。尤其读到《阿达拉》等一些富有震撼力的文字,整个人都为之感动着,有一种冲动——有一天,我也要我的文字去表达纯真而健康向上的思想。这冲动在身体中涌动着,它促使我不断的读,不断地悟。我深深地渴望着有一天让我单调的文字表达像柔美的歌声一样的旋律,在读者心中引起深深的共鸣。这冲动已使我的整个灵魂燃烧,使我对此寄予无限的深情,而坚持到底。
没认识博客之前,所有这些在思想里,只是一种冲动。
当博客给我这样一个尝试使用文字来表达思想的平台时,却有些茫然,——人的思想是那样博大而混沌,时时又充满无限的忧虑与茫然,怎能提炼出那些纯粹而铮铮响的文字啊?这种苦恼不只纠缠着我一个人。在博客世界里,接触更多的是杂乱的思想——颓废的、茫然的、片刻的、冲动的,每个人都可以富有深情而娓娓动听地介绍自己的经历。但,要是使思想始终如一的纯洁与明朗,却极少有人可以做到。
思索与反思,是长久以来,在我思想中形成的一种能力。我喜欢让自己脱离现实的来思考我的文字,尽管有时因此使自己缺少了思索现实中种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使生活暂时陷于困境,但我仍始终如一地寄情于我的文字。所有的身边事情往往到了非要解决时才去做好。能力却在挑战中不断的进步着,让我发自内心的去欣喜。
作家,可以没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是,应当努力去争取完美的生命。写作是一个文学工作者的全部生命,我想,我应当努力摒弃些什么:
摒弃思想中的颓废(允许它存在,但要深藏于内心的底层),摒弃思想中的欲望(尤其冲动的欲望,让它表现于行动,但不要付诸文字)。人生,实在无法做到完美,但文字,一定要让它时时富有无限的深情!
咳,可以做些什么?我只能细心吞掉心头的痛苦,让它作为我写作的养料,在我的笔端绽放鲜艳的花朵。
《红楼梦》的作者当初,也应该与我一样的心境了,我渴望让这种心境散布到所有支持我的笔友们的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