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与时代精神
文:菩提树
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是什么?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
成功人士有其独特的风光与空虚;而失败的人又有不同地体验。人生的形态是复杂的,有一点是乐观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
作为作家,首先,要树立自己独特的见识的,尽自己能力去捕捉所处时代的精神。尽管把握整个时代是极为不易的,但望其项背也可。
沉靡于个人玩乐、卖弄风骚的文字,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言,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对于虔诚的读者而言是一种精神的亵渎。不去做的好。
《红楼梦》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文学来说,都可以算得上一个了不起的思想与艺术高峰。然而,人们是否认识到:一部优秀的作品,真正优秀的地方,在于其反映的时代精神,评论是软弱无力的,只需要去细心体验就是了。难道我们对于当时的时代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创作另一部《红楼梦》。我们无法体验到饥寒交迫的作者的疾苦与思索;无法体验到落第秀才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社会的鄙视;无法体验到作家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凄惨的命运。
想到这些,我们会认识到:《红楼梦》是绽放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的一朵亮丽的花,是作者精心用自己的痛苦编织的美丽的梦。有几个当时来说显赫的人物取得比作家更令人艳羡的成就?而这一切,只是作家凭其细心的思索时代所取得的。此间辛劳岂是挣扎、得意于名利的人所能感受到?
作为后继者,尤其是想使自己的文字有益于人民,如何来反映时代,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抛弃自己的主观感受,拿起笔来便活灵活现而又富有生气的反映世态炎凉;奋起精神,笔下便是生灵活现而又坚定执着的时代灵魂。
回顾人类历史伟大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引领一个时代;《唐吉诃德》警示一个时代;《人间喜剧》揭示一个时代;《聊斋志异》鞭笞一个时代;《麦田守望者》放映了一个颓废的时代。
世界是变幻莫测的,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作家应是一个沉着的灵魂。悄然的躲在一个角落里,不为名利诱而又不过度沉迷个人主观感受,真正了解时代的欢乐与痛苦。而后随自己性情,用自己的文字着力的思索与刻画时代的形骸,我想,这该是一个文学工作者的真正价值了。
想起前几天关于作家制造精神垃圾的评论。在此,不想轻易妄言,只是想到几点:人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是否想到要让文字去清晰地表达点什么?写下来的,为个人还是为反映社会?本人对人生的真诚与虚伪、空虚是否有深度的认识?作品本身是否真实?如果不是这样,就放弃你的作品吧,因为放弃恶本身也是件了不起的创作!
http://creativecommons.org/images/public/somerights20.png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