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有正史记载的朝代;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朝代;一个有自己文字和语言,充满鲜明民族特色的朝代。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史中的一支奇葩,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创建的西夏文明是那样富有活力,那样神秘莫测。让我们走进西夏人的世界,探寻一下西夏人的文明史。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宁夏。而关于宁夏的来历,以及唯一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过国家政权的西夏王朝,则是许多人哑然不知的。这个王朝灭亡于蒙古铁骑的战火与杀戮之中,已经逝去了数百年。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452879.jpg
西夏王朝(1038~1227)曾先与北宋、辽抗衡,后与南宋、金鼎立,最后在连年的战争中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所灭。蒙古人灭掉西夏后未曾撰修一部足够分量的专史,致使西夏历史湮没。然而,如果撇开西夏,想全面了解11~13 世纪的中国历史,定会大打折扣。宁夏贺兰山下有一片空旷、荒芜的土地,上面有数百个陵塔、墓丘。在这个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拾起一块色彩斑斓的瓦砾石屑,一股已经隐没的帝王之风便迎面袭来,而那渐被湮没的、辉煌而悲壮的西夏历史,也被重新鼓动复活。
西夏的历史风云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455652.jpg
西夏王朝的缔造者党项羌原居于黄河首曲一带,是诸羌族中的一支,北朝末年逐渐强盛。唐初,居住在党项人西面的吐蕃族日益强大,对党项诸部落形成很大威胁。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党项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大迁徙。他们先是迁到甘肃庆阳。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再次迁到陕北米脂、横山一带。迁徙到陕北的党项部族有八大种姓部落,其中以拓跋氏势力最强。唐末,社会动乱最终酿成了一场农民大起义。为镇压起义,唐僖宗调集了各路人马。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参战,因作战有功,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并赐李姓。五代时期,中原分裂,党项入借机不断扩张自己势力。
881 年,拓跋思恭“虽未称国而王其土”建立夏州政权,在自己统治的辖区内任命官吏、征收租税,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势力。北宋建国之初,党项诸部与宋廷相安无事。后来,拓跋部对宋廷时叛时附,双方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拓跋氏失败最惨重时,领地尽失。后来族人李继迁重新纠集力量,经过十几年的征战,重新占领了银、夏、宥、盐五州之地。1001年,李继迁连取北宋怀远(今宁夏银川市)等河外五镇。1002 年,他又一举攻破灵州,并定都于此。1003年,李继迁率军与吐蕃大战,不幸中箭身亡,其子德明即位。李德明实行东合西进的政策,向东与宋和亲结好,为党项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向西“掠吐蕃战马”、“收回鹘锐兵”,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至河西走廊。1020 年,德明将都城由灵州迁至怀远,名为兴州,并大兴土木营建宫室。1032年,李德明去世,其子元昊即位,改兴州为兴庆府。1036 年,李元昊击败河西回鹘,把势力一直扩大到敦煌一带。此时,西夏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雄踞塞上。1038 年,李元昊在兴庆府南郊高筑祭坛,在众人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500228.jpg
元昊所建立的王国西夏语称为“大白高国,”因其位于同一时期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这是一个曾经兼收并蓄、文化盛极一时的王朝。自1038 年元昊称帝,到1227 年末主失国,历190 年,十传其位。其间金代辽治,宋室南迁,而西夏则巍然不动。然而,风云一时骤变。在漠北草原兴起的蒙古族历经3 0 0 多年终于完成了统一。1206年铁木真称王,号成吉思汗。统一后的蒙古部族继续南进,意欲统一中国,并把矛头首先指向西夏。在此后的22 年间,蒙古军先后6 次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却遇到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
1227 年,蒙古大军包围夏都兴庆府达数月之久,西夏人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227 年6 月举城投降。然而在夏亡之前,成吉思汗却因身染重病而逝。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蒙古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西夏实施了灭绝性的摧毁。他们不但血洗都城,将积聚近200年的宫殿、史册付之一炬,而且还将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盗毁殆尽。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至此,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灰飞烟灭了。更可叹的是,元人主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并在三史中各立了《夏国传》、《党项传》,而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以致《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为遗憾的空缺。数百年来,西夏汉文史料的匮乏和同时代宋、辽、金史料的丰富一直形成鲜明对照。但是,后世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因为史籍中的空白而放弃对它的追寻。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废弃的建筑、残缺的经卷以及残陵乱冢,寻找着这个佚失王朝的踪迹。
西夏文字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505614.jpg
随着西夏考古的深入,人们对西夏王朝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其存在时间虽然不到200年,但西夏人却创造了异常璀璨的文明,西夏文字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表。西夏建国前夕,元昊便让富有才华的大臣野利仁荣等创造党项民族文字。野利仁荣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创制出6000多个单字。人们习惯上将汉字称为方块字,事实上将西夏字称为方块字更为贴切。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510705.jpg
西夏字笔画繁复,但结构紧凑,字形饱满,个性鲜明。在当时,西夏字不仅用于政府公文,而且还被用来翻译经典著作。近千年前,西夏文写意了党项人自尊自强的个性;数百年之后,记忆这段尘封历史的文字又不断破土而出。甘肃省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张发黄的纸片,纸的上下角已经残破,上面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横竖方格和用汉、夏两种文字书写的内容:“六月,朔日甲辰”、“七月,朔日甲戌。”据西夏学专家考证,这是一份丁亥年五至十二月的夏、汉文的日历。日历上的丁亥年为1047年。这个时间距文献记载的西夏文字创制的时间仅10 年左右。1962 年9 月。在保定市北郊约2千米处的一座俗称“大寺”的古寺院遗址中发现了两通明代的西夏文石经幢,幢身每面均刻有西夏文,刻文时间是明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晚的西夏文。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512925.jpg
这两座石幢的发现,说明西夏文的使用下限至少是在明代,并说明直到明代时,党项人作为单独的实体仍然存在。从1047年直至1502年,这意味着西夏文的使用时间长达450余年,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经过30年的追索,西夏王朝神秘的身影在人们眼中渐渐清晰。但仍会有新的谜团不断地来困扰我们,这需要考古工作者们花费更多心血去研究、释疑、揭密……
http://www.zhwbook.com/Geography/UploadFiles_5172/200706/200706112035146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