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人们体会“纸上富贵”的平均工资
(2009-04-11 13:28:22)
文/沉冰
沉冰是个关心生活和实事的人,作为一名企业职工,尤其关心企业职工群体的生活状况。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大量的产品经由这里生产出来,出口到欧美乃至世界各地,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经济引擎。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让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上街刻意不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以此抵制中国,据说根本做不到。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价廉物美,质量上乘,品种齐全,且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在“世界工厂”工作的企业职工的收入有多少呢?4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从统计数据中看不同类型单位平均工资差异是这样的,
从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数据看,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机关,为338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其次是事业单位,为297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2倍;最低的是企业,为2835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7.0%。
企业工资最低,但也有28359元,月平均工资也有2363.25元,这个数字让沉冰觉得一点都不低,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感到自豪,因为企业职工月收入都够上了纳税的标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很多人体会到最深的感觉就是:高山仰止,望洋兴叹,纸上富贵。
很多人的第一感都是对照自己有没有达到平均数,沉冰本人对此表示“很惭愧,我远远没有达到平均工资”,沉冰的许多同事说:“算来算去,我的工资水平都没有达到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结果的数值,想想都是一件灰心的事情”,进而感慨有多少人拖了国家统计局的后腿。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证券业、金融业、航空运输业都是大亏,居然还拿高薪不满。并且说“有些行业是通过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则获取高薪,有的甚至是在接受国家注资的背景下发高薪,这显然不公平。”
听到不止一个人说“将比尔盖茨的财富和我的财富相加除以二,就是我俩的平均财富。假如这样的话,国家统计局不就成了赵本山的徒弟,也太会忽悠了。”,所以“平均工资背后的差异才是真问题”,“统计全国性平均工资,也确实掩盖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在工资标准上的差异,掩盖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均;掩盖了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或过慢的真相。从这个角度看,统计全国性的平均工资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值得关注的倒是平均工资背后的差异。”
沉冰仔细地阅读了这次统计局发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中的“注”,这个长“注”透露的信息至少有:其一,统计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二,统计的是劳动报酬总额,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其三,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其四,平均工资为工资总额除以单位的年内平均职工人数。沉冰认为:“这样的长“注”却更像是一出恶作剧,仿佛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全盘否定自己刚刚才严肃发布的统计数据,等于在向所有人明确宣告:我这数据是不可靠的,里面有很多水分,尔等可千万别当真,逗你玩呢。”
然而,就是这个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中的“注”让沉冰觉得相当释怀。既然有这么多的水分,那我们也就不必对此数据耿耿于怀,不要把它当成一回事就行了,“纸上富贵”难道不也是一种富贵?
原创文章,新浪首发。网络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名字,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转载请与本人联系。谢谢合作。
联系我:邮箱 xcb_1970@sina.com
QQ:512943820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