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象力对孩子的重要性

(2009-07-13 00:53:28)
标签:

杂谈

分类: 花冠视角—我们观察和感悟

    我们由儿童心理学来了解想象对人的重要性,根据儿童心理学记载三、四岁的儿童富于幻想,他们认为花儿树木都会讲话,桌子椅子都能行动,鸟儿虫儿都能唱歌,凶猛的老虎可以和小绵羊做朋友,狡猾的狐狸可以和小白兔结邻居,总之,这一个时期的儿童在他们的心中,人与万物都是一家人。五、六岁的儿童富于想象与同情,喜欢小动物和饲养它们,可以和他们谈话做朋友,他们把小动物都人格化了。对于环境内一切事物,看得见、摸得到、都会喜欢。

 例如:大雨天,他想到积水可以赤脚在水中玩游戏,也可以做几只纸船放在水中漂流,由于他富于想象,因此对一切事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套想法,七、八岁的儿童知道的东西渐渐多了,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幼小,生活范围有限,经验不多,了解的事务究竟太少,在这一时间身心双方都有快速的发展,求知欲望极切,因而产生了好奇和怀疑的心理,愈是喜欢发问,喜欢寻根究底。这个时期是人生追求知识,满足欲望的时期。十岁以上的儿童对于环境周遭事物认识较多,理智较为发达,感情极其丰富,独立的个性日渐形成,同情心和正义感常在日常生活行为上流露出来,他们喜欢表现独立的精神、勇敢的行为、冒险的兴趣和崇拜英雄伟人的心理。这时期是他们多方面吸收知识,渐渐地形成一种初期的性向,这性向和他们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与事业的成就影响极大。由以上得知一个人一生的幻想力起于3岁,发达于10岁,尔后因知识增加产生理智,幻想力逐渐消失,然而有些人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并未消失,兼备了理性与感性的特质。您想想看社会文明的进步皆是由一群异想天开的科学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幻想力是文明进步的泉源,有了幻想才能创作,有创作才能有发明,有新的发明社会才能进步。由以上得知,理性与感性是可以兼备的。问题是如何在理性增强的时候不让感性流失?我们应该在让小朋友拥有一个幻想的空间,就如同欧美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睡美人、小飞侠......等等一样,只有梦幻的童年,不讲教育意义,反观我们中国的故事内容都在讲求忠孝节义的情节。例如:忠孝岳飞.苏武牧羊.孙悟空......等等。而现在的儿童艺术教育凡事都要有教育意义或教育目的,例如:环保、交通、妇幼安全......等等主题,我们给小朋友学习艺术是为了丰富心灵,有幻想力与创作力艺术才有意义与价值,也才会有艺术气质

现在让您自己来检视您的小孩:

哪位家长有需要的可以留下邮箱,我会发给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