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新高考模式下高三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0-12-22 19:02:21)
标签:

江苏

新高考

模式下

高三

英语

教学

实践

反思

嵊州刘杰

校园

分类: 【教学论文】

江苏新高考模式下高三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英语组  张秀珍

 来源:中学学科网 

 

     内容提要高考是让考生充分展示才华与潜能的重大人生机遇,也是考生与命题人员以试题为舞台进行的一次高水平的博弈。如何抓住高三阶段的宝贵时光,科学有效地搞好高考复习教学无疑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规律和趋势,谈一谈如何做好新高考模式下英语学科的科学备考。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  高三英语教学 

 

     引言  这两年江苏高考仍由省内自主命题,同时08年也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使用牛津高中英语后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英语试题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要求考生掌握的词汇量较07年增加1000个左右;新增任务型阅读;书面表达字数要求增加到150词,试卷总分由150分调整到120分。这一变化表明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同时也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其主要特点是:1、关注交际运用。试卷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强调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凸现语言的交际化。2、关注语篇考查。近几年高考英语越来越关注语篇考查。江苏高考英语试卷题量大,其中主体呈现形式为语篇,重视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语篇考查听、读、写的能力非常明显,所选文章的语言极其地道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09年的英语试卷题型虽然没有变化,但总体来讲,试题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因此,高三英语教学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广大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和创新。

     本人有幸连续带了08、09两届高三,今年又接手了新一届毕业班。蓦然回首,有喜悦,也有缺憾。有必要认真回顾一下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希望能促使新高三的复习把好大的方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效益最大化。

     一、近两年高三复习教学中的得与失

   (一)三个总体复习阶段

     我们这几年高三英语备课组都是中青年教师的组合,新老教师能够相互学习,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讨气氛。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相借签、共同提高。为了应对新高考模式,我们在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考纲,精析近几年高考题的前提下,汲取众家之长,确定了明确的备考思路和具体措施。主要做法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模块、分单元进行,主线是夯实基础,注重知识储备。新课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复习。从语言学习的整体角度出发,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精练、巧练、练中点拨,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侧重语法专题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我们重点复习了各种从句、非谓语动词、时态、语态、独立主格结构、倒装、虚拟语气等语法专题,主要通过经典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从而牢固掌握各项语法的实际运用。

       3、第三轮复习

  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认真制定了考前50天的英语复习计划,针对高考题型进行复习,同时加强综合训练。这一阶段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对语篇语境的语义领悟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其中尤其注重了“Task-based Reading”这一新题型。从听说读写全面抓起,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开展了考前提优活动,专门针对班级临界生进行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获益方面

      1、指导思想上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注意三者的有机联系。

      复习备考中我们做到了充分理解和掌握大纲所阐述的教学目的,教材的指导思想、编排体系和基本特点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特点,因此能够在高三英语总复习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2)研读历届高考试题,明确了复习方向。

历年的NMET试题是考纲的体现,有其鲜明的特点:在基础知识的测试中,加大语言情景交际的测试,把词汇、语法知识的考查放在特定情景中;重视语言功能意念的考查;突出语篇文段从篇章结构到语意的深层次理解能力的考查;重视对考生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强调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使用;不仅考查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选择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即三轮复习法。

     第一阶段以课文复习作为培养能力的依托,以教材中出现的语言点为复习对象,进行整理、归纳,力求知识系统化。第二阶段以语法专题为线索进行专项复习。第三阶段主要模拟高考进行综合训练,旨在熟悉高考题型,了解考试趋势,提高解题能力和熟练程度,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应试准备。

    (4)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在各项工作中做到了互帮互助,荣辱与共,保证了备课组工作的效能,也提高了个体自身的业务水平。

     2、具体做法上

   (1)基础知识复习是前提

     高考复习中基础知识也属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夯实的基础就没有过硬的能力。08英语高考词汇量的要求大幅增加,书面表达词数也增至150字,而我们学生的词汇量在复习初期远远未达标,多数学生记忆词汇不讲科学性,往往事倍功半,直接影响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复习中狠抓了词汇关,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和运用单词及词组。

    (2)课堂有效教学是关键

     时间是一个常量,如何驾驭它是一门科学,尤其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取得双B这一本科“资格证”,学校在高三下学期调整课表后,有十个星期我们理科班晚自习一节课也没有安排给英语,所以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讲练关系,做到精讲精练,当堂训练,限时检测,注重知识的对比与归纳,而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这样的做法效果很好,特别是避免了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抄袭的现象,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3)学法考技指导是根本

     凡事都应该寻求以不变应万变,教学上也不例外。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和考试技能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评讲练习或试卷时,给学生的是更多的点拨,重点放在评讲语境、篇章结构和篇章大意上,然后让学生自己感悟答案,做到“授人以渔”。同时,我们针对模考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做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有的放矢。在题型示例、答题模式、应试方法等方面,配合典型例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 自编教学资料是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在各阶段的复习中都认真自编教学案,全组教师树立精品意识,在编写与使用过程中,遵循“严、细、透、活”四字要求,做到了内容突出五个“点”:起点、重点、难点、弱点和考试热点;习题体现五个“有”:有层次、有广度、有梯度、有代表性、有针对性。实践证明,优秀的教学案很受学生欢迎,也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三)需要反思之处

     1、一味求全,贪多图快

     尤其刚开始复习时,从知识方面讲,学生不具备完整、系统、全面、能适应高考的知识;从思想认识上看,学生刚进入高三,心理准备还不充分,这时我们却求全、图快,知识讲完后很少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只顾进度,不求效果。

      2、成套题做得多,单项突破不够

     知识的点与面没有很好的兼顾,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没有解决,这是我们的又一失误。学习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复习时应把完形、阅读、写作提到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否则,学生会感到手生,拿起笔来心理发怵。由于单项突破不力,待到最后做综合模拟试题时,就暴露了不少薄弱环节。此外,听力方面指导得太少,只注重听后核对答案,没注重方法的指导。

      3、分层次训练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虽然平时要求分层教学,但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落实到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尖子生吃不饱,弱科生消化不了的状况。 再者,知识落实也不够,老师只满足讲过了,却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优生培养做得还不够,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题和答案,而没有去逐个解决他们各自的不足和问题。

      4、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卷面差的问题

      高考江苏英语试题的变化之一就是书面表达篇幅要求加长了,要求学生写的多了,我们却没能高度重视狠抓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书写比较差,卷面不清晰,直接影响了他们第二卷的得分。

      二、对新一届高三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了解英语学科特点,复习“不走弯道”

      英语学习首先是一种“模仿”,因此准确、大量的记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减少遗忘,提高记忆的效率,要提倡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做到“过度学习”,及时复习,循环往复,不留“夹生饭”。所谓“过度学习”就是在刚能记住或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适当延长一段学习和使用时间,增强学习的效果,减少遗忘。高考复习要认真梳理语言基础知识,稍加拓宽,多角度地理解,学会“联想”, 再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系统复习书本中的重难点。

      2、把握高考命题原则,训练“不走歪道”

      高考试题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命题人员智慧的结晶。高考中语言知识的命题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运用题的命题原则为: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且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简单的重复记忆“死”的语言知识,而应当把它们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听、说、读、写、译的形式反复训练,不断应用,切实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要想确保考生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训练中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的放矢”,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3、坚持教学基本规范,冲刺“不走邪道”

      教学的五个常规环节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基本要素,即使毕业班的教学乃至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也不能松懈。

    (1)备课

      高考英语总复习的教学要有教案,资料可以剪贴,但不能照抄照搬。要杜绝因高三复习课教学特殊而不备课的现象。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梳理知识点,抓住重点,结合考点,设置情境,巩固和复习知识点。教案设计始终要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重视英语知识的运用,有机渗透学法指导,侧重能力的培养。同时,备课进度必须要适度超前,并始终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在集体备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上课

     高考英语总复习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教材、考试说明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原则。要坚决纠正“满堂灌”的陋习,精讲精练,对重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要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坚决纠正“一轮复习简单重现(教材)、二轮复习强化训练(做卷)、三轮复习模拟讲卷”和“一本讲义一套卷,上课照着讲义念,考试只用成品卷,讲卷照着答案念”的简单敷衍的复习方法。

   (3)作业

     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应有适量的作业。要从基础知识归纳、巩固入手,要科学使用非选择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不能过早、过多以高考题为模型,以考代练,以考代教,因为这样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业布置要讲质量,要增强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作业批改要及时,提倡建立作业档案,作业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辅导。

   (4)考试

     考试要讲科学,考试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同步,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的比例应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不考怪题、偏题。试题既要涵盖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又要贯彻能力立意原则,注重原创性和科学性。专项训练、模拟训练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精讲精练、循序渐进。

   (5)辅导

     在每次训练后,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不足,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原因,找出根源,防止错误重犯。此外,我们还要适时加强对考试失利学生的心理疏导,重视挫折教育。心理指导要贵在平时,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平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和鼓励,刺激他们英语学习的兴奋点,进而提高学习、复习效率。  

     结语  以上是本人对近两年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与反思,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最后借用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认真做事只能够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

 

 

主要参考文献: 

1、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国家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1996,广西教育出版社。

4、《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