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文学圈”征文之“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2009-03-24 19:12:54)
标签:
独活雁丘杨过金庸小说绝情谷杂谈 |
其实“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词金大侠曾用多次.以狠毒无情著称的“赤炼魔头“李莫愁每当落寞之时,或是杀人之后便常咏此句.那么李莫愁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若说她有情,则不会乱杀无辜,更不会对老陆一家赶尽而杀绝;若说她无情,则也不会因为半条手帕便饶过陆无双性命.或又是爱到深处,而生至恨吧.难怪她会有“情是何物“的疑问.
元代词人元好问也有此疑惑.据说有一天元好问来到并州,在路上遇到一个打雁的人.那人告诉元好问说:“我今早捕到一只雁,已反它打死.另一只本来已逃出罗网,竟悲鸣不肯离去,后来撞地上自杀了.“一对飞禽尚如此多情,令人敬佩.元好问于是便买下两只雁,葬于汾水岸边,堆起石块为标志,称之为“雁丘“,并作<雁丘词>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
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
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
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
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如此一首好词,记录一段飞禽的爱情故事.使一对忠贞大雁留芳千古,后世多少骚人墨客,感其情,“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想必金大侠定深悉此词背后的故事.于是在他的<神雕侠侣>中便也演绎了这么一段故事.大侠郭靖的那一对大雕也可谓是“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了,当日在绝情谷中,母雕被金轮法王击毙,坠落绝情谷底,公雕抓上母雕后,复将郭襄背将上来.然后悲鸣三声,撞崖而死.众人感其情,将双雕合葬,称为“雕冢“.此“雕冢“其实就是“雁丘“的小说版吧.
其实这样的爱情故事非只有雁雕.另一种我们所熟知的鸟类也一样坚贞.那便是千古传颂的“鸳鸯鸟“.这是真正的“同生共死“之鸟,同一窝里出生,然后双飞双栖,双戏水.若有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不愿独活.为世人所敬佩和羡慕.还有一种鱼也是如此,便是人所共知的比目鱼.古人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为鸳鸯不愿仙.“的句子来称颂它们.
“君即死,吾亦不独活“的爱情当然不只雁雕,鸳鸯与比目才有.人类亦有之,比如梁祝,比如焦刘,比如孟范,比如织牛.金庸大侠的小说中亦有很多对.先说说这小龙女和杨过吧,小龙女中情花之毒,自知必死,也知道自己死后杨过必不独活.于便便编了“东海神尼“的故事出来,有这十六年之约.而十六年后,杨过得知相约无望之后还是不愿独活,也跃入这绝情谷底.在这里又出现一个郭襄,这小妮子对大哥哥暗生情索,见杨过赴死,却也大急跳下,也有不想独活之举.
在绝情谷有几人连续跳崖的一幕.其实在金大侠的另一部小说<天龙八部>中也有这一幕情景:萧峰在雁门关外为化解宁辽两国之争,乃跳崖而死.这小阿紫见心爱的姐夫赴死,却也不想独活,于是挖出双眼还给游坦之后追随萧峰之后落崖.而这游坦之先生呢,对小阿紫是单思已久,用情也很深,亦是不愿独活而跟着跳崖.只是这两个情景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杨过与小龙女是两情相悦,而郭襄,阿紫,游坦之却都是递头的挑子--一头热罢了.
在金大侠的小说当中,“君即死,我不独活“的最大场面还是在曼陀山庄之中的.这大理段二先生,看着一个个的漂亮情人都被慕容公子杀得是香消玉陨,哪里不心痛,哪里不相随而去?于是便也不独活,自断心脉而死.这阮星竹虽然做了道姑,其实还是依旧情深的,亦不独活,追随段二而去.这段二一生风流,到死还那么多美人陪着,也算不枉此生.
当然,还有另外几位的爱情虽深,其用情却是令人不敢苟同的.第一位自然是前面提到过的“赤炼仙子“李莫愁了,因单相思,未得到爱人之爱.于是因爱生恨,不但杀爱人全家,还乱杀所谓的“天下薄幸之人“.终成魔头.第二位马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自己得不到,宁愿毁了他.这情虽深,却非爱情,而可称之为“毒情“.这小阿紫其实也有“马夫人之心“,欲常留萧峰怀中,竟暗施毒针,也是“毒情“.
难怪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均要叹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