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
陈坤
赵薇
李晨
李冰冰
拍戏、接广告、代言是明星的主要生财手段,但这些星光熠熠的歌手、演员、主持人,正在经历从明星到生意人的身份转变。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冲动尝试期的频繁失败,其后,随着社会与商业的迅速发展,体制束缚的松绑,明星越来越多游走在舞台和生意之间。于是,文化、餐饮、金融、房地产,明星处处雁过留痕。
这出商场大戏里,赵本山、成龙、周星驰、关之琳已是成名好手,新兴的明星老板也不甘示弱。2009年以来,又有一些见惯了鲜花的明星,走上了创业的荆棘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田然
李冰冰
投资拍摄电影《辛亥革命》
今年,李冰冰、黄晓明、周迅等明星与华谊的合约将陆续到期,外界盛传他们都有仿效范冰冰单飞开工作室的想法。
9月初,李冰冰与华谊的十年长约到期,她向外界承认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经纪人透露她将开设公司投资影视产业,新公司起名为李冰冰电影制作机构。
据悉,李冰冰电影制作机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以李冰冰电影制作机构的名义参与投资华谊兄弟[30.75 1.85%]的新片,并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利益分成;二是自主投资影视项目;三是自选投资项目后,华谊兄弟参与投资。
近日,李冰冰自曝以很大股份比例投资拍摄电影《辛亥革命》,这也是李冰冰效仿范冰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后的首次大手笔影视投资。《辛亥革命》中,李冰冰将独立作为联合出品人参与,并且将自己的片酬拿出来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李冰冰坦言当老板后压力更大,经常睡不着觉。
陈 坤
自立门户成立工作室
2010年8月,陈坤与原经纪公司荣信达10年约满,随后自立门户成立工作室,暂定名为“东申童画”。
这个选择似乎兴趣多过创业。面对媒体时他说:“我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坐过办公室,成立工作室后的前两个星期我天天去上班。我很向往朝九晚五的生活,拍戏当演员的生活很不规律,但是‘上班’很开心,每天期待下班,周五可以期待过周末。”
至于是否会像别的工作室老板一样投资电影或电视,陈坤直言“想”,“但我没有钱,如果有了钱,还要看项目怎么样”。
他对自己创业也很低调,重申“我不是老板,我还是一个纯粹的演员。工作上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演好戏”。
赵 薇
投资的餐厅关门歇业
去年11月,赵薇投资的乐福餐厅正式开业,赵薇亲自悉心打理,不仅将电影《花木兰》发布会和庆功会介绍到自己店里举行,又常常在餐厅内宴请王菲等众好友。这家餐厅位于北京三里屯繁华地段,赵薇成了该餐厅的活招牌,吸引不少圈内人和顾客光顾。
不过,这家餐厅在今年8月31日关门歇业,原因是长期以来的生意冷落和经营亏损。赵薇经纪人陈蓉向媒体澄清,“她(赵薇)不是大股东,是和好朋友一起做,参了点小股份!”
林俊杰
选址上海创潮牌
2008年12月22日林俊杰在家乡新加坡开了自己的潮牌SMG店。全亚洲第二家SMG,林俊杰选在了中国上海,于9月27日开张。
林俊杰经营品牌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他常常在彩排之前抓住唯一一段用于生意的时间安排工作。偶尔有几分钟还上一下微博,发布产品图片,微博头像也是他自己穿着SMG产品的造型。
林俊杰在微博上有将近91万粉丝,随便一条记录就能引来几百条回复,这些粉丝随着他一起成长,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如今SMG的目标顾客。
潮牌毕竟有其圈子属性,生意规模普遍不大,现金流一直是个问题。林俊杰就说,需要十分小心地控制成本和开销。小心经营的背后是林俊杰的野心:让SMG成为代表亚洲走向全球市场的品牌。
李 晨
和潘玮柏合作开店
李晨对自己的潮牌倾注了不少心血,他强调品牌的内涵除了好玩、快乐,还有DIY。
2月初,李晨和潘玮柏合作的多品牌店NPC (New Project Center)进驻北京三里屯。之前,李晨的第一个自创潮牌NIC
IS
COMING近年来一路开到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温州,发展势头良好,因此,李晨和潘玮柏面对上海NPC一号店8位数的装修费时相当自信:“肯定能挣回来。”
李晨小时候学过画画,过生日时就给自己做限量版镶钻的手绘生日T恤,送给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后来李晨创办了NIC IS
COMING这个牌子,“我来玩创意和设计,这个很过瘾”。
李晨相信做潮牌、开潮店会大有前途,能在上海北京开好的店,在其他地方也能复制出来。
记者手记
“看不见的手”
不会扶持明星创业
明星创业、创富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操持实体经营的,炒股发家的明星近年来也频频曝光。原始股暴发户余秋雨,ST股神陈好,创业板致富群华谊群星等等,都是股市里的“好手”。
也有一些另类分子,比如吴宗宪。综艺圈他是老大,经商方面也耍起了“综艺”手段,餐厅、酒吧、商场健身房、科技产业、电子公司,2009年吴宗宪还在北京宣布退出演艺圈,专营LED事业,半年后他又默不作声地回到演播室拿起了话筒。
看过明星创业、创富的一个个事例,拥有名气、人脉、原始积累这些优越条件的他们,比草根创业确有明显优势。但是商业有商业的规律,市场有市场的法则,跳进经营浪潮中,能摇橹起航者必须要付出心血,高瞻远瞩的智慧、运筹帷幄的手段、百折不挠的意志,这些不是明星的属性,而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
抛开光环与名气,明星创业路上同样要面对融资、规划、管理、财务、品牌等经营问题,在这方面他们又是一个纯粹的创业角色,怎么在商业中从跑龙套做起变成明星,又是一番心思与手段的考验。
而且跟风投资不代表一定成功,人气不等于确定的收益。股市、楼市、消费市场分配财富的时候,不听歌、不观舞,不看电视、不看戏,“看不见的手”不会扶明星的胳膊。不认清大势,乱理财、瞎投资、莽创业,还不如赚片酬、拿代言费来得保险。正如拥有爱因斯坦的基因不代表就诞生了另一个爱因斯坦,光靠名头去套利,在讲求实际的消费市场、金融市场中,有如守株待兔。
成功的创业明星,同样要如创业者般付出精力、智力。明星创业四字,明星还是修饰词,创业才是关键。但凡创业总是艰辛的,倒是成功的创业者,在成熟的商业社会里,通常都是明星。
(田然)
原文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021/2745919.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