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岛:米科诺斯(Mykonos)
标签:
旅游 |
一、希腊的渡轮是国际标准
米科诺斯岛(Mykonos)位于爱琴海中央的基克拉泽斯群岛之中,两种交通工具可到达,飞机和轮船,我们选择了后者。从雅典去爱琴海上的大部分岛屿都要到比雷埃夫斯港上船。因为港口其实就是雅典郊区,所以,做公交车和地铁均能到达。尤其是坐地铁,出了终点站的大门过一个天桥就会见到你的船。
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们,希腊的大多数渡轮基本上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平稳、舒适、干净、方便。但是,价格也是除飞机外最贵的。
我们乘坐的是普通班轮,还是淡季呢,票价也要30多欧元一张。同样行驶时间的汽车要20元左右,而火车最便宜的只要8.5欧元。
票价是比火车、汽车贵了点儿,可舒适程度要高很多。
我们的船有三层,一层乘载的是汽车,二层有普通座位和一个很大的餐厅,还有VIP舱,三层两边有带玻璃挡风的餐厅,甲板上摆满了桌椅。甲板的桌椅和所有餐厅都可以免费坐,可能买最便宜票的人就坐在那里。餐厅里主要供应快餐,比陆地上的餐厅也贵不了太多。希腊的快餐,好象不管在哪儿,都在5、6欧元左右,除去吉罗皮塔。
还有,因为是班轮,所以,一路上还可以欣赏途径的其他岛屿的港口面貌,也算多一项节目。我们的班轮一路上停靠了两站,锡罗岛(Siros),里尼亚岛(Reria)。两岛的港口看着很相似:房子多,建筑新,人口密集。好像都没太多的观赏性。最后一站停在了米科诺斯岛的新港图罗斯(Tourios),离着米科诺斯镇还有三、四公里呢。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不是旺季,镇上的各家旅馆早就派出大队人马和车辆在此恭候您的大驾光临了。
二、米岛的风大的吓人,空气潮的利害
米科诺斯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风大的吓人。中文资料上早就说了:希腊岛屿游要注意海风的问题,尤其是米岛。
这次我算是感同身受了。一下船,凛冽的大风差点儿把我的帽子刮跑了,害的我在码头上像被耍猴儿似的追了半天。米岛期间我一直穿着帽子连体的风衣过来的。
米岛的植被大都趴在地上长,尤其是几乎没有乔木,除了灌木就是鲜花,城区地图上标出的唯一一块儿较大的绿化带内其实就是十几二十棵有十几米高的桉树,这在米岛真算是稀缺品了。这种自然现象估计与风大也有关。
站在山顶上那座最古老的风车下拍小镇全景的时候,我都不得不靠在风车上,因为大风吹得我身体乱晃,真怕摔到山下去。对了,透露一个绝密消息:现在从镇上仰头看起来很漂亮、身居高位、门前挂着“风车博物馆”牌子的大风车,并不是阿诺.米利山风车(最古老的),老风车在这座漂亮的风车路边一条小路的下面,站在新风车前还真看不到,但是,如果想避开挡在镜头前那些乱七八糟的电线,一定要到老风车那里去,怪了,虽然离得不远,新风车处绝对不行。
还有那对儿多灾多难的小夫妻,本来想好了第二天就去圣岛的,结果,到了第二天晚上还是没法确定有没有去圣岛的船,飞机又没人送机场,只好决定明儿一大早先坐班轮回雅典,再赶雅典发往圣岛的船。辛苦不说,能不能在雅典赶上船还没准儿呢。可圣岛那边的婚礼公司是时间不等人的哦。小媳妇儿急得直哭,小老公急得团团转,我们也是有劲儿使不上。都是让这不可捉摸的大风闹的。
米岛班轮的航期虽然在网上也能看到,但是,实际上是以米岛港口当天的通知为准,且只确定第二天的航期,听说还是常常保证不了。我们走那天还算运气,是四天来第一趟直达圣岛的船。就这,还是晚来了四十多分钟,搞的人提心吊胆的。
米岛的风很大,但是,空气却潮湿的利害(大概海风大了本来就该潮湿吧),早上起来手一摸,被单和衣服都是湿乎乎的。白天在外面倒没有什么感觉,是炽热的烈日在起作用。太阳一下山,风大、空气潮,人立刻感觉特别冷。
所以,米岛的温差特别大。中午,很多外国人都可以穿着汗衫到处溜达,而到了晚上,坐在我们酒店露天餐厅看米岛夜景的老外们大都穿着厚毛衣。不怕笑话,我都没敢出来过。
三、米科诺斯岛的经典其他岛屿无法替代
米岛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旅游。而且,豪华游轮的客人是主力。
赶上有大游轮来的时候,主要街道上的商家和餐厅是门庭若市、熙熙嚷嚷,好不热闹。各条弯曲的小街内到处都是东张西望取镜头的游客。赶上没大船的时候,连主大街上有些卖快餐的小店都干脆关门大吉了。安静的街口拐弯处,靠墙的高椅子上坐着几个闲散的希腊人慢慢的喝着冰咖啡,很多小巷内空无一人。我觉得这会儿才更显现出米岛特色。
米岛也是中国游客最多的岛屿之一。从网上看到有回来的人这样说:当看到圣岛的绮丽风光时,感觉没有必要去米岛了。对此,我万万不能苟同。
以我们这次所走希腊岛屿的见闻,米岛是座非常有特色的岛屿。
首先就是它的标志:五座连在一起的风车。
是,希腊很多岛都有风车,包括圣岛。但是,五座同时连在一起的没有,保存的这么完好的也没有,与四周景色搭配的如此谐调的更没有。此景,甭说圣岛,我所经历的所有希腊岛屿都无法与米岛相媲美。
再说遍及米岛镇大街小巷的、不规则的、但大多近似圆形的白色图案,也是其他岛屿无法见到的。它又与全镇从墙壁到房顶几乎全白的建筑(据说是小镇的法律规定,建筑外墙必须是白色)和谐相容,行走期间,倍感清馨。
尤其是小镇沿缓坡而上没有任何规则,曲曲弯弯的街道更像是座现代迷宫,令游人倍感新奇。常常会发现刚才遇到的游客又见面了,哈,那是迷路啦。但是,小镇不大,并不会真的影响到什么,只是凭添了一份情趣而已。
但是,不大识路的朋友最好沿着地图上标出的游人路线走(米岛各酒店拿到的地图上几乎都有)。这条路线两端的店铺、商家、教堂、博物馆等的确都是些米岛的经典。而且,红花绿丛掩盖的建筑中每家门帘的装饰又各有不同,透着一股浓郁的地区气息,圣岛绝对没有这种感觉。如果有时间,突然间拐进与主路相连的那些支叉之中,真乃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心和气爽。
四、没有看到的经典
其实,米科诺斯岛在爱琴海中也算是不小的岛屿了。我们住的地方只是米岛的中心城镇米科诺斯镇。
除去小镇秀丽的景色外,岛上并没有什么古迹、文化遗产什么的。可是,一到夏天,米岛的酒店几乎全部爆满,吸引世人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天然海滩”。
我们资料上打出标志的就有18处,当地详细地图上看起来更多。最为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堂海滩”了。
其实,那里无非就是个大型的裸体浴场而已,不过,加上了一条所谓“同性恋”裸体浴场的卖点。没成想,因此,“使整个米岛有种被误解的气氛”(我们书上说的)。所以,大批观众被吸引来到了米岛。
可能是为了躲避游人的“观光”,开创天堂海滩的人们又在离天堂海滩的两、三公里的地方创造了一片“超级天堂海滩”。更没想到的时,不多时,镇政府就发出了前往超级天堂海滩的公交班车,大量猎奇的人们蜂拥而至。
从去过的国人游记中得知,到那里看裸泳的人比裸泳的人多十倍不止,后来的人只能看先来的游人了。再加上5月中心的气温,水一定是个透心儿凉。就我这身子骨,还是别有什么梦想为好。所以,此次米岛之行的计划中就没有此项行程。
五、米岛人民的心是热的,民风是纯朴的。
米岛的人们虽然也不大爱笑,但是,心应该是热的。
海边上、全岛不多见的蓝色屋顶的小教堂尼古拉斯教堂侧面的长椅上经常坐着几位当地的老者,与他们交谈中发现基本上不会英语。但是,只要你对他们说话,他们还是会用希腊话不惜辛劳的对你说着什么。提出与他们照相也不会遭到拒绝。
所住小店的老板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虽然在价格上毫不含糊,但是对我们提出的条件尽量满足,而且说话算数,立马兑现。这在后面的行程中实属罕见。
一天,我在一条弯弯曲曲、坡度很大的街口取景,发现两个小姐弟正打闹着但也艰难的向上攀登着。本想他们进入镜头最合适的位置上时再按动快门,可是,俩小家伙发现了我的镜头后都害羞的躲避着。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其他道路而是仍然朝着我走上来。原来,我正好站在他们的家门口。
我试着劝说俩小家伙给我一个摆拍的机会,俩小家伙还是有些羞涩扭捏。突然间,他家的大门打开了,矮胖的母亲走出来,命令俩小家伙在我面前站好,虽然对我没有笑容,但是看的出是在帮我。
但是,当我提出母亲是否也一起参加时,小40的女人像个孩子似的跑进家门。但是,当我给孩子们拍完照片,给孩子们观看,孩子们露出笑脸时,我发现,躲在屋内的母亲也笑了。这一刻突然让我感觉是在国内的某个小村子里。
最后一天上午,自己跑到更高一些的山上去取景,上上下下的就是躲不开那些讨厌的电线。猛然间发现,身后一座很少见的绿色阳台,如果能到那上面去,肯定有效。
我进入到无人的院子里“哈喽”了好一会儿没见人影,只好退出。但是,再看看绿色的阳台又不死心。
当我再次进入院儿门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狂吠,正当我惊魂未定的时候,这家的大门却打开了,明显的听见屋里被人紧紧拉住的大狗呼呼的喘气声。
出来的也是一位中年妇女,也是不笑,且用希腊话问着我什么。我是连说带比划的说出了自己的意图。中年妇女侧过头一声唤,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儿走了出来。小家伙英语比我强,说着就带我上了楼。
上楼才知道,原来阳台并不是孤立的,要穿过两间房子才能到达。哈,这方型的老建筑内部真够复杂的。
上到阳台一看,哈,我的估计真没错,这里的角度与明信片上的完全相同,而且,基本上看不到电线了。
小男孩儿还领着我看了看他家侧楼的房顶,仍在使用的提水器很有特色。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下楼走到他家主大门前时,发现窗台上放着一个玻璃杯子,小男孩儿示意我喝水。显然是那位不愿意声张的母亲放在这里的,我一个劲儿的道谢,但是除了小男孩儿的笑脸外,女主人并没有再出现。
米岛人的心真的是热的。
米岛虽然不是宗教圣地,但是教堂比比皆是。光是米镇上,大大小小的就有近百座。而且,这些教堂不论大小永远都是开门的(大概只是白天吧),这为游客提供了休息的方便,当然也捎带着是种欣赏。
但是很多教堂基本上没有看守的人,有一次因为热的大汗淋漓(爬山,加上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又怕让那无时不在的大风吹着,我干脆躲进一座小教堂,把能脱的衣服都脱了,看着自己狼狈不堪的样子,赶紧对着祭台打了个十字儿。在我调整身体的十几分钟里没有一个人进来,教堂内的各种金属器皿和宗教摆设就那么放着,说真的,如果我昧着良心装两个走,可能不会有人知道。但是,看来从未有人这么干过。估计进入到这间小教堂的人们除了希腊人外也都是些基督教徒吧,圣人脚下,他们应该连那些歪想法都不会产生。宗教的威力往往是无形的。依此看来,米岛的民风是相当纯朴的。
米岛的教堂是帮了游客不少忙,但是,米岛大街小巷里几乎找不到公共厕所。我俩有天急了跑进一家大餐厅,那会儿没人,我们直穿大厅而入,女老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倒是给了善意的引导。但是,小餐厅和所有小商店里几乎都没有厕所。反正我们见到过躲在海边岩石后面就地解决问题的那些从豪华游轮下来的游客们。
绝大部分游客买的是便宜船票。
希腊中、南部包括海岛上,大部分地区的山都是光秃秃的。
可爱琴海的水真蓝,比加勒比海的颜色略浅,水温是希腊特色:冷。
锡罗岛有点儿阿拉伯的感觉。
里尼亚岛充满着地中海风情。
终点站:米科诺斯岛
连我们住的旅馆地面图案都是标准的“米科诺斯式”。
米岛最大的教堂帕拉伯尔提亚尼教堂,据说是由五座教堂连体组成的。
这是位于“主大街”上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是米岛的主教堂。米岛人崇拜的偶像是
圣尼古拉斯。这里的装潢在米岛是最好的,在希腊只能算是一般。
著名的、位于海边的小尼古拉斯教堂。它在很多资料上都出现过。
小教堂边上看到的米岛很自然、恬静。
真正的白色城市。
连地面都被白色笼罩着!
据说这几个世界级明星的祖辈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真正的夏季才干活。哈,
一干活就麻烦了,不给吃的不让你进餐厅。
米岛每户的楼梯都在外面,扶栏五颜六色。
哈,真有点儿喜庆劲儿,米岛人在这里举行婚礼的。
米岛也有名牌点
“使整个米岛有种被误解的气氛”
希腊人喜欢纪念,不忘历史。这三口井就在主教堂旁边。据说有年大旱,全岛只有
这三口井有水。救命井啊!
人烟稀少的时候,位置再好的餐厅都会冷冷清清的。5、6月份是游希腊最好的时候。
气温不冷、鲜花遍地、游客稀少、房价便宜。但是下不了海。
希腊餐的名菜之一,哇,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来了。其实就是将炒米饭塞到一个西红
柿和一个大青椒里,然后上笼蒸。出锅后配薯条即可。味道还可以,能感觉出一点
儿烹调的味儿。但在中国人嘴里,所有的西餐都好吃不到那儿去。
米岛人很悠闲。
所以,选择这样生活的人们还真有勇气。
挺好的画面被乱七八糟的电线糟蹋了。只是想提醒大家一定要站在画面里那个破风车下。
站在那儿看到的米岛全景。
米岛人的住房就散布在风车博物馆周围。
有点儿腼腆的小姐弟。
小伙子的狗可能比他还高。他身后的水井起码50米深,现在提水还是靠手摇哦。
小伙子家的阳台上看到的米岛全景。
这个镜头是米岛明信片的标准画面。夜景更美,而且,这会儿的光线也不是很好。
否则,非常抢眼.
小码头起端的蓝顶小教堂就是小圣尼古拉斯教堂。
离近了看,风车还真不小哦。就是比荷兰的土了点儿!
站在风车下拍到的米岛”小威尼斯“是最正点的。
米岛的植被大都是趴在地上长的。
花却很美,看来地力很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