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主号枫叶之旅日记7:梦到圣约翰

(2009-05-09 17:35:46)

      929  星期一     风高浪急但是并没觉得很冷  全球通不通

 

本来应该在芬迪湾旁的新不伦瑞克省第一大城市圣约翰看大潮的,但是,为了躲避风暴,大船掉头向南,直插大西洋深处。

船上给每位乘客发了一张正式的道歉信,信中详细说明了风暴的情况,附有一张示意图,上面有风暴经过地点的时间。按着上面说的,如果今早到达圣约翰城,可能也只能躲在某个避风港里看台风了。

在三亚和台风会见过一次,惊心动魄,记忆犹新。

人只敢躲在房间里,狂风夹着暴雨击打在窗户上所发出的响声对人的心理真是一种考验,对于初次遇到台风的我们来说,真怕玻璃被击碎了!太太吓的根本不敢靠近窗口,我壮着胆儿向外看着,应该说,我眼前 “倾缸”的大雨就像是把整个空间变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水帘洞,距离不到10的路灯根本就看不见,只能见到一团黄色的绒球。

海水冲到了大东海广场最上一级台阶。台风过后我跑到海边一看,沙滩被老天爷向下挖了有十多米之深,情景十分恐怖。后来一问才知道,我们所遇到的只不过是肆虐在菲律宾海面上的台风的一条扫尾而已。听涂经理说,最大的一次台风,海水都漫到通往亚龙湾的马路上了。哈,坐在东北王的餐桌前就能欣赏了。哇,恐怕是种揪心撕肝的“欣赏”吧。哦,好象有点儿跑题儿了。

不过,不跑题儿也没什么说的,一整天,吃饭、看书、看电视、爬楼梯、再吃饭、再爬楼梯。

快吃晚饭的时候船长在广播里骄傲的通知大家:根据测量此热带风暴在芬迪湾沿岸引起的台风等级比原先预告的还要大,我们现在已成功躲避过去了。明天一大早我们将到达美国缅因州的一座风平浪静的小古镇。

除了风暴说明,船上没有发放任何介绍新不伦瑞克省和圣约翰的资料。根据我们的中文资料简介如下:

新不伦瑞克省面积:73440平方公里。人口76万多。三分之二人讲英语,剩下的人讲法语,是除魁北克省外,典型的使用双语的省份。

地理位置位于魁北克、新斯科舍省和美国缅因州之间。

1604年最早的欧洲定居者是法国人。他们把这一片土地称为“阿卡迪亚”。其实,当时的阿卡迪亚包括现在的缅因州和加拿大东北部现在的三个省。大部分的阿卡迪亚人居住在现在的新斯科舍省的地盘上。

后来英国人来了,而且,英王一高兴还正式把这块儿土地赠送给了一位苏格兰爵士,当时的赠书是用拉丁文写的“Nova Scotia”,就是现在新斯科舍省的名字。

结果,为了这片土地,英国人一直和法国人打仗。

1713年,新斯科舍省大部分地区被英国人控制,1755年,当时的英国总督要求阿卡迪亚人宣誓要对英王孝忠,否则,将被驱除出境。大部分阿卡迪亚人不愿意宣誓,因为怕让宣了誓的他们代表英国人去打自己的同胞。所以,14600阿卡迪亚人被迫流亡异乡。1763年,英、法宣布停战,大部分阿克迪亚人欢天喜地的回到家乡时,发现自己的土地和家产已经变成了英国移民的财产。无奈,他们只得再一次离开,最后定居在了现在的新不伦瑞克省的地方。

其实,新不伦瑞克省自然环境很好,85%以上的土地为森林覆盖。沿海一线还生产龙虾等海产品。龙虾的产量是加拿大第一。位于偌森伯兰海峡的西迪亚克市号称世界龙虾之都,夏天是食用龙虾的最佳季节。在市内的一家餐馆里,有一只重达28的龙虾标本。

还有一大看点就是芬迪湾的倒瀑。最佳观赏点就在圣约翰市。据说,海水瞬间可达15之高,逼的圣约翰河水倒流。俺没见过杭州湾的大潮,不知道哪个更大些?!

 

热带风暴行进图

 公主号枫叶之旅日记7:梦到圣约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