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个诗会创新表达感染思想特色文化 |
分类: 文心探访 |
在创新中表达
——兼谈我诗歌创作的三个关键词
梦野
今天诗歌的走姿谈不上从容,艰难是自然的事情。这与文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生产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有关。诗人尚飞鹏对文学的功用有过这样的论述:没有谁能明确表示,因为缺少阅读诗歌而生病,一个国家,因为没有小说家而亡国。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坚持诗歌创作多年,谈不上经验,谈不上体会,只是我认准的一个方向而已。这就是——要在创新中表达。
没有创新,没有方方面面的创新,诗歌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诗歌就不能进入“大众”的视野,不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就会脱离读者;脱离了读者,诗歌就没有出路,没有未来。
我想先引用河北赵丽华的一首诗,叫《想着我的爱人》,大家看有没有感觉?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
想着我的爱人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
就睡着了
这首诗中,有一个“想”字,出现了5次;有一个词“最好”,出现了4次;有一个词“爱人”,出现了6次。直露、落俗、线性,诗意缺失,大概就是因为这些,赵丽华的诗歌被称为“梨花体”、“梨花教父”。
但我发现赵丽华一直在探索,在创新,诗艺全面提升。在中新网上,她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娱乐的,题目是《喜鹊亲热致高压线短路》。
2007年4月的一个晚上,大连王家桥、刘家桥地区4000多用户突然停电,事故原因竟是由于一对喜鹊在附近的高压线上亲热所致,当时它们一个站在零线上,一个站在火线上,突然“啪”的一声巨响,一团耀眼的火球升起,两只喜鹊随即坠地……
http://s5/middle/4d7ba539gbf0c2fe92b74&690
想象脱俗的她,写了一首诗,叫《当一只喜鹊爱上另一只喜鹊》。诗中提到四个人的名字,其中有两个诗人,一个叫大卫,一个叫杨森君。前者是江苏人,是北漂,后者是宁夏人,在银川。诗的内容如下:
我在这首诗里看到了创新,用对话、对唱的形式,像在说相声,令人能想到冯巩、牛群;像在演小品,令人能想到赵本山、宋丹丹;也像个独幕剧,很有意味,很有冲击力。让我们知道,在社会事件中,诗歌能植入流入文化的元素,让我们知道了隐喻、影射的重要性。
赵丽华说她本人,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想象这两只喜鹊死前的对话、对唱,是因为我听从了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一句话:“诗歌爱上了瞬间并想在一首诗中复活它,使它脱离连续性,把它变成固定的现在。”
再举一个云南于坚的例子,诗名叫《便条集258》
http://s16/middle/4d7ba539gbf0c40107e4f&690
不知几万里也
这是您的大地
20米×48米
占地960平米
这是您的小区
23米×51米
占地117.3平米
这是您的套间
6.5米×4.2米
占地27.3平米
这是您的客厅
5.6米×3.4米
占地19平米
这是您的卧室
2.1米×1.8米
占地3.8平米
测量员以为还可以退一步
结果撞到了墙壁
这是您的厨房
1.6米×1.1米
占地1.76平米
这是您的卫生间
1.4米×1.8米
占地2.8平米
这是您的床位
1.6米×0.5米×2
占地1.6平米
这是太太和您本人
0.2×0.3米
占地0.06平米
先生,这是……测量员停顿了一下
您的盒子
在这首诗里,我看到了创新,用了大量的数据,相同的量词,重复的符号,像楼阁一样的建筑,又像个汇报材料,深含着人的一生,有悲怆感。诗歌在最后中升华,突然有了诗意。
再举一个山东宇向的例子,我先不说出诗名,请大家猜一下,能激发灵感,丰富想象。
你拍打我的房门
像一个要与我偷情的男人
亲爱的,现在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成为我的男人
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成为任何一种东西
你可以是一把钥匙
进人我的锁孔,打开我的房门
你可以打碎我的酒瓶,抽我的烟
像一条贪婪的狗趴在地板上,舔酒喝
亲爱的,你就是一条贪婪的狗
你翻开这一本书
又翻开那一本书
到我的打字机前窥探我并不光明的写作
你急于进入我的身体,亲爱的
你可以进入我的身体,从我的缝隙进入
我的毛孔,蜂窝一样张开
你可以进入一个男人无法进入的地方
你使我感到我的身体原来这样空
这样需要填充。你可以充满我
你连接导线,让电流进来
此时我的叫声一定不是惨叫
http://s3/bmiddle/4d7ba539gf767bd5896b2&690
大家听了,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宇向叫《一阵风》,可能有的人想到了,有的人没有想到,有的人想到与《一阵风》接近的题目。你看她的构思多么新颖,语言多么新鲜,表达多么新奇。
以上是诗歌创新的例子,在这方面,有三个关键词,是我近年追求的。
第一个词叫“感染”,在信仰中找到感染。我所说的这个信仰,有一种悲壮色彩,就是为了诗歌,要付出代价。这样的例子不少,远一点,大家都知道屈原,多么令人凝重;近一点,大家也知道海子,多么令人追念。这些都与信仰有关,我写过一篇随笔,叫《与神木同行,和诗歌为伴》,我说“隋朝的人,也没想到一个叫唐的朝代,也不会想到这个朝代的文学会有那样的繁盛,更不用说夏、商、周、秦的人。”我还说:“大概初唐的人,也没想到盛唐的文学更繁盛。杜甫在宋代才声名赫赫,到明清时才尊为诗圣。”文学的落潮才是20年事情,说文学永远衰落,不符合文学的历史。现在是“共和”,之前是“民国”,那么之后叫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我认为,坚持创作就对了,人类不灭,诗歌永存。赵丽华、于坚、宇向等诗人已证实,在追求诗歌艺术中,一定要找到感觉,找到感触,有了感觉和感触,你的诗歌才有感染别人的可能。
http://s1/middle/4d7ba539gbf0bf9eaa240&690
第二个词叫“思想”,在忧患中找到思想。我给大家展示两幅照片,先看这一张,叫《饥饿的苏丹》。这个快要饿死的孩子,艰难地爬向救济站,身后是一个庞大的秃鹫,就是非洲的那种食腐动物,专门吃死尸不吃活食的秃鹫。凯文•卡特的这张照片,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奖,激发了全世界有爱心的人士赈济非洲的灾民。
http://s14/middle/4d7ba539gbf0bfcfa823d&690
我以两个摄影作品举例,更加直观地说明,作家、艺术家要有忧患意思和生命情怀,也就是常说的那个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卫发在《人民文学》上的一首诗,叫《回旋》,看上去是写下雨,实际上不是,大家听听:
她从天上来到人间
又从人间渗到地下
她比我们过得更有意思
大雨滴并不欺负小雨滴
雨和雨拉着手
雨在雨中消失
去年“青春诗会”在上海、河北两地举行,我见到了大卫,我说那个“渗”字,应为“走”字,更给力,更有人的情态,他接连称是。我说现在的社会,不如你诗中的“雨天”,现在的人,还不如你诗中的“大雨滴”和“小雨滴”,他接连点头。
第三个词叫“特色”,在鲜活中找到特色。要以鲜活的意象符号表现时代特征,展示个性风采,折射出民族精神,绽放出人性光辉。所以诗一定要有新颖的构思,新颖的角度,新鲜的审美发现,以文化关照生存形态,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我坚持的是一种根性创作,也就说是一种贴近大地的写作,不是悬空的、高蹈的,不是形而上的。甘肃诗人高凯说,没有故乡的诗人是可疑,没有诗歌的故乡是贫瘠的。新疆作家刘亮程说,作家只有在面对故乡时,才能在写作中获得一种身分。所以我觉得的诗人要立足诗坛,在相同的主题和题村中,要力创独特,成为“那一个”,而不是“那一群”,那一个就是有味道的,有独特的营养,这样的作品可以借鉴,有批评价值,或许可以传世。
文学是变化的历史,而不是进化的历史,评论家雷达、孟繁华都这样说过。我的诗歌方向,或许也是错的,近年来,追求的三个关键词,感染、思想、特色,也或许是错的,也或许对我没有发挥多大的效力,所以我谈论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批评、修正。
谢谢大家!
(本文经新浪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