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2021-10-22 18:54:29)
标签:

贵州

贵阳

甲秀楼

夜景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七月的通江被暴雨、大雨、中雨轮番肆虐,洪水几次蹿上滨河路,威逼着我所居住的这座美丽的小县城,着实令人心中不爽。而连日的降雨并未降温,天气依旧溽热难耐。于是,就想找个凉爽的地方走走,和老公商量,自然是一拍即合,选择凉爽的贵州去看看闻名于世的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饱览风景的同时,顺带领略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因此,贵州之行的确算得上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当飞机抵达贵阳时,立刻就感受到毫不吝惜的凉风扑面而来,即使是漫步于大街小巷,总有习习凉风相伴左右,真是爽爽的贵阳!

贵阳又称筑城,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祖国第二个春城”,因森林覆盖面积达到41.78%也被称为“森林之城”。本地人提起贵阳的诸多好处如数家珍,言辞之间满是作为贵阳人的自豪,就冲着这份爽爽的清凉,贵阳还真是一座让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晚餐自然少不了苗家特有的酸汤鱼,老板建议我们在“白酸、红酸、臭酸”中选择外地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红酸(西红柿发酵而成)做底汤,鱼是现杀的,一整条鱼放进红艳艳的沸汤里,加上青青的蒜苗,配上本地时令的野菜和蔬菜,边煮边吃。热气氤氲、香气浓郁,看着令人胃口大开。酸酸爽爽的汤汁配上细腻滑嫩的鱼肉,口舌生津,回味无穷。最妙的是善解人意的凉风啊始终相伴,令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多日未曾有过的凉爽,这顿酸汤鱼吃得很惬意。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闲逛的行程里当然要去被称为贵阳的标志与徽章的甲秀楼看看。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明河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代,历经二十六年,被认为是贵阳市的一个象征。如同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般成为城市的坐标。

临近目的地,但见人山人海,高楼商铺,十分热闹。不用问路。跟着大部队往前自然就能找到甲秀楼在哪儿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甲秀楼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题词“黔南胜迹”,牌坊前后8个石狮子,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和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威风凛凛的雄狮,显得霸气十足。

穿过牌坊,就来到浮玉桥上,桥面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因地制宜设计成一个大拱,这样桥身就形成一条曲线,如同一条浮在水面的玉带,故名浮玉桥。南明河两岸翠柳烟笼,树影婆娑,桥下9个桥洞,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特景观。人行桥上,从远处看,仿佛是在水面上行走。抬头望见涵碧亭被灯光辉映得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最妙的是亭柱上的一副楹联:水从碧玉环中流  人在青莲瓣里行。细细品来,此句竟是如此合情合景!再想不出比这更贴切的句子了。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站在浮玉桥上放眼望去,河面上彩灯辉映,水波微微荡漾,变幻扭曲的霓虹灯影,让城市绚烂的夜色显得有些如烟似雾的朦胧与神秘了。怪不得甲秀楼附近南明河两岸的夜景有“贵阳外滩”的说法。

前面就是古朴的三层木制阁楼——甲秀楼,在灯火的辉映下显得富丽堂皇,它巍然屹立在桥边的鳌矶石上(这块巨石酷似传说中的巨鳌),与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把人带入了“宛在水中央”的诗情画意中。水中和岸上的桥、亭、楼相互映衬,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梦幻般的感受。正出神间,一位年轻的母亲对她身边的小儿子说:“你好好学习嘛,等你考上了状元,我也给你建一座楼。”听得我不禁莞尔,甲秀楼还真与状元有关呢!在此不得不补充介绍一下:甲秀楼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阳巡抚———江东之,他很重视文化教育,建楼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挺秀、人才辈出”。甲秀楼建在鳌矶石上,意在“独占鳌头、人才出众”,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龙友;被江南文士誉为“天末才子”的谢三秀;《康熙字典》的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清代还真的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是武状元曹维城,一个是文状元赵以炯。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明清以来甲秀楼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甚多,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号称天下第二长联)为一绝: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沼,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崖疆半壁。恰好马矢碉隳,乌蒙箐归,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居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在此引用,胜过我的赘述。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走过浮玉桥,就到达南岸的翠薇阁,这是一片寺庙和园林。据说阁内开辟了肖娴的书法作品陈列馆。肖娴是贵阳人,康有为的弟子,中国当代著名女书法家,她的手迹“飞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隐含“甲”“秀”之意。“清风待客,明月留人”表现了贵州人民热情好客的豪爽。只是夜间闭馆,不能一睹风采,只能隔着高高得到院墙,远远望见里面翠竹隐隐和被灯光装饰的翠薇阁的一角。脑子里倏然闪过“深院落花无客扫/空门掩月有谁敲”的诗句。

贵州行(贵阳.夜游甲秀楼)

沿着滨河路闲逛,夜色怡人,凉风习习,光影溶溶,别有一番风情。回望甲秀楼,美得就像一幅画。

饱览秀色后,再去甲秀楼附近有名的小吃街青云路夜市,体验慢节奏的贵阳:这里有各色各样的小摊、南腔北调的口音,到处充斥着烟火气,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