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行(崂山)

(2021-08-02 19:41:20)
标签:

青岛行(崂山)

青岛行(崂山)

2019831 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一大早,我们乘车前往崂山风景区。进入崂山共有4条路线,即南线、北线、中线和一条海上观光游览线,我们选择既能登山又能观海的北线。

青岛行(崂山)

汽车在山间行驶,目之所及:树木虽蓊郁苍劲,却遮不住裸露的岩石(这点与家乡的山不一样),原来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山势峭拔雄伟,奇峰、怪石、象形石随处可见,可谓处处都是“天然雕塑”。索性停下车来去登山,反正山不高。一路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峭壁如刀砍斧劈一般。各种象形石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就说棋盘石吧,奇特的孤峰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向西探出大半部分,崖下悬空 ,在我看来,此石形状更像跳水比赛的跳台。远远望去,又像一株灵芝高插云端。为何本地人把它叫做棋盘石呢?原来石头上面十分平坦,能坐几十人,更令人称奇的是自然风化留下的痕迹像极了双线勾勒的“十”字,传说是南北两极仙翁对弈留下的棋盘,因此而得名。还有什么仙桃石,的确像一个巨大的桃子。砥柱石拔地而起,神似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不胜枚举,根据形状自由发挥想象,世间万物,皆可比喻。

青岛行(崂山)

如果说山上的怪石引人入胜,我最迷恋的还是崂山“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沿途碧海无涯,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何况一路还有总也玩不够的沙滩,令我心醉神迷,忘了归途。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午我们就在崂山脚下的小渔村——黄山村停留,正值渔民收海蜇,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渔民黝黑的脸膛上,海边支起的大铁锅就地加工海蜇、蛤蜊、扇贝什么的,腥咸的气息扑面而来。午饭自然少不了地道的海鲜:海鱼的滑嫩、螃蟹的肥美、扇贝的脆爽、蛤蜊的鲜甜------不需要太多的佐料,吃的就是一个鲜!配上青岛啤酒和崂山特产的白面馍,午饭吃得很惬意。

吃过午饭,阳光依旧强烈,不过有海风呼啦啦地吹,没觉得炎热,我们继续南行前往太清宫游览区。一路山海相依,左边看海右边看山,真是奇妙无比。

崂山有“神仙窟宫  洞天佛地”之美誉,备受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著名诗句。华盖真人刘若拙留有“东来海上访道玄,一见龙尊有仙缘”的诗句。宋代道人丘处机留下了“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的诗句。清代才子纪晓岚也在此留下了“陡壁东溟上,登临意豁然。鲸鱼吹海浪,鸥鸟破螟烟”的诗句……在此旅游,细读石刻上留下来的诗句,似乎在与古代文人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更为崂山增添了如梦如幻的神秘气氛

青岛行(崂山)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在我国影响深远,国内道教名山也不少,崂山之所以著名,除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崂山的地理位置独具一格,是我国唯一一座屹立在海边的山脉。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山上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太清宫是必去之地,这里背倚奇峰仙山,面朝碧波荡漾的黄海,掩映在古树名木中。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宫殿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太清宫主要有“三宫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筑。建筑风格为青石灰瓦,古朴无华,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我自然是贪恋红尘的俗人一枚,也缺乏参禅悟道的灵心慧根,到此旅游,能真切感受到蒲松龄笔下“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的意境艳羡蒲老先生在此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人间百态尽显,真善自在心中,着实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禅心。

不知不觉,夕阳西斜,一天的行程还觉意犹未尽,仰望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在95岁时为崂山题写的“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几个大字笔力苍劲,犹如犹龙飞凤,给“三围大海、背负平川”的崂山风景区平添了雄伟壮观的气势。

青岛行(崂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