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有情就有泪 --读安顿《焚心之恋》

标签:
两性可欣焚心之恋一见钟情罗天情感 |
分类: 情感与心事与大家分享 |
感情的萌生,究竟缘自何物,为什么小说中总有这么多王子公主般的一见钟情,而现实中出现的,却总是一些自以为王子的青蛙们?罗天和可欣是一见钟情吗?我想不是,可他们的激情却爆发在一个突如其来的吻中,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人性的悲哀,我们的内心往往藏着太多阴暗,又无法逾越的情感,不是没有触动,只是缺少机遇,一旦给与释放的空间,理智所构筑的道德底线,总是可以在瞬间崩塌。但是,可欣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心魂顿失的一瞬间,竟会让自己陷入了一段漫长而无望的情感纠葛。
罗天惊人的理智,或许就是可欣爱情悲剧的来源,我从不曾认为,罗天应该与妻子离婚,改娶可欣,毕竟对于男人来说,相同的戏码可以一再上演,廉价的结婚证书,只能徒留一些颜面,与爱情毫无关系,而且,即使他们离婚,罗天妻子的结局,可欣也未必不会重复,易得者易失,自古皆然。只是文章读来,罗天之于可欣,爱情相差太远,罗天的爱披着平静的外衣,未置可否,可欣的爱却过于炙烈,将自己也焚烧的近乎荡然。这也许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吧,女人的爱往往系于一人,爱了,便是全然的沉沦,而男人,常常会借着爱与性的谎言,拥有不同的女人。可欣的悲凉之处,便缘于对罗天太深的爱,所以,人们常说无论多么聪明的女人,也总会傻在爱情上,而且心甘情愿,孤注一掷。
神秘而又激越的偷情生活,却被罗天诠释的平静又合理,“可欣,我爱的是你!”罗天对可欣如此说,但是,可欣明白,无论罗天对自己有着怎样的感情,也无论罗天对他的妻子有多少厌倦,他终究不会为自己,舍弃其完美的家庭和辉煌的前程。所以,可欣的爱,极甜,也极苦,悲喜之间,都只有她一人品尝,满室的寂寞。
可欣的家里有男人,而这个男人却不属于她,永远也不会,这项领悟,可欣用了五年的时间,用了一生不再的爱,以及无数次远走高飞的机会,她亲手把自己禁锢在了罗天的牢笼里,深陷,而无路可退。只是,对于可欣,这场有关爱情的梦,醒的太晚,晚至她已拥有罗天的孩子,晚至她已二十八岁的年华。罗天出差后的第一天,可欣一个人去堕胎,医生说:“多好的年纪,正适合生孩子,为什么不要呢?”“是啊,为什么不要?”可欣也这样默默地问自己,可是,这场梦始终都没有答案,只有血在无声的流淌,伴随孩子,缓缓失去。
有人说,女人说分手,只是渴望被挽留,可是,当可欣决定丢掉爱,丢掉心,丢掉一切离开的时候,罗天却依然是那样的平静,就像他一直以来对可欣说的,“你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多么可悲的预言,残酷却又现实无比。可欣终于明白,原来,罗天自始自终就是这场感情的主导,他眼睁睁的看着可欣在爱里挣扎,沉浮,却又偏偏见死不救。曾经,可欣孩子一般天真的对罗天说:“天,我倒宁愿你一无所有”。“不”,罗天脸上有着宠溺而了然的笑,“你还小,还不明白,终有一天你会了解,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他身上的任何一项都不能少”。是这样吗?可欣用了五年的时间去体会这句话,最后才发现,如果罗天不是自己的上司,他们根本就不会相遇,这一切也就不会发生,可欣知道,罗天又一次说对了。
一个女人,在二十八岁的年龄才重新开始,可欣拥有的绝不仅仅是肤浅的坚强,这样的她,是该得到幸福的,即使可欣的爱永远遗留在了罗天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