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血缘纽带(下)
(2016-10-24 10:44:52)
标签:
大连历史富永孝子空白的六百日 |
分类: 历史见证 |
第二十一章(一)
温暖的血缘纽带(下)
深町家是明治维新后武士放下跨刀的第一代,在筑后川河畔久留米市的宫之阵开始酿造酱油,以商标“龟甲久留米”为标志成了当地的中坚酿造家。太造与徳重家的亲属商量,说自己家里有出租的房子,粮食虽不充裕,但借住一个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母亲的二哥楢桥纯太和深町家的员工们在鸟栖车站等待着。“这是孝子啊,有点儿像大姑娘啦。家里常来人问这问那,都惦记着大连怎么样。来,快上车吧。”我们先后上了三轮车后座。这辆满是酱油味儿的机动三轮车,跃过油菜花盛开的田间道路,朝宫之阵的方向开去,不久就来到了筑后川河畔。“二哥,到堤坝上走走吧。”对母亲来说,筑后川就是心中的故乡。虽然遭遇过多次河水泛滥,在这里生长的人们仍深深爱着筑后川。从筑后川向远处望去,那里是云雾缭绕的高良山,夕阳映照在缓缓流淌的水面上。河岸两旁的樱花正在含苞欲放,远处传来了孩子们跑来跑去的欢笑声。
深町家的店铺门前洒过水,乌油油光亮亮的泥地房里并排摆着四斗木桶,屋里充溢着令人怀念的未过滤的酱油的香气。在面朝里院的佛堂里供着战死在缅甸的大哥家的二儿子贤介的遗照和牌位。贤介曾在山口高等商业学校读过书,母亲对他十分照顾。她向哥哥太造和嫂子佳野说着悼念贤介的话,并和佳野一起流了泪。大哥太造默默地站起来,走到账房的长火盆边坐了下来。
这天晚上,在里屋的客厅里举行了欢迎我家归来的宴会,大哥用贵重的酱油换来了各种山珍海味。日本有定时停电的时候,在昔日常用的乙炔灯的摇曳灯光下,聚满了深町家相互挂念着的老少家人。面对如此众多的亲人们的盛情欢迎,父亲一边表示感谢一边流着泪。母亲落泪了,我们也落泪了。在战败后的大连,一年半的紧张生活在我们的体内留下了硬块。这些硬块经过在深町家度过的一个月,自然地化解开来,使全身都感到很轻松。父亲的眼底出血也一天天见轻了。
当初去满洲时我家的部分家财存放在博多,听说空袭时都被烧了,仅剩下的一部分由深町家保管在仓库里。我们再三地对深町家表示了感谢之意。
尽管如此,我家作为归国者能够顺利开始生活算是非常幸运的。很多归国者回到日本后,既无亲戚又无住处,成群流落街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因为战争已经化为焦土的日本,住房和粮食都非常缺乏,归国者一批一批在这个当口回来,被人们看成不速之客也是可以理解的。“啊,谁不思念故乡……”在大连时曾无数遍唱过的望乡曲不过是梦幻之词而已。“还是回大连算了,这个日本令人讨厌!”不论在学校还是在邻里间,归国者都被疏远,孩子们哭着向父母倾诉。讲述这种体验的人实在不少。
导演山田洋次在回忆中说道:“我们一家回到了山口县宇都市,但生活比在大连时还穷。搞黑市呀,卖烤地瓜呀,什么都干过。经常意想不到地遭到当地人的歧视和刁难,深深感到日本人对外来者的排斥。在那些艰难灰暗的日子里,我进了山口高等学校(旧制)。那个时期的生活体验使我看透了日本人的本质,也是我创作《寅次郎》的一个契机。”
第二十一章未完待续
10/24/2016 10:06:02 AM
继续欢迎阅读并提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