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案例
(2019-10-28 22:09:57)《搭石》教学案例
育才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场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搭石?在我们身边你见过搭石吗?在哪?什么印象?发生过哪些事?
生1:就在我们家院子里,一下雨时,去厕所都是水,妈妈就垫了几块砖…….
生2:咱们学校西面每次下雨都积特别多的水,在那走总能看到有人拿石头垫上,不知道谁垫的,不过大家就很方便了…….
师:其实搭石很普通,我们都不会太在意,但刘章爷爷却如此的称赞搭石,可见他对搭石有着非同很一般的情感。文章题目是《搭石》,看似写物,实则写情,这种情感是作者亲身体会的,发自内心的,并且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最终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又让我们深深地感动的人间大美!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刘章爷爷家乡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课题),感受那浓浓的乡情。(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发现美
1、检查预习效果。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 子,找一找。
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很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紧紧围绕
“搭石”写了哪五个美丽的场景,看你能否发现?
家乡人摆搭石
赶路人修搭石
一行人走搭石
两人相遇让搭石
背老人过搭石
三、品味美
你认为哪个场景最美,这些美呀,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细细品味一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五个场景的学习。
预设场景一:家乡人摆搭石
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1)(出示少了搭石特点的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2)那漏了这些词句行吗?你从这些词句体会到什么呢?
生2:我从“平整方正的石头”想到了人们很关心别人。如果用不平整方正的石头,别人走起路来会摔跤。
生3:我从“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想到了人们的细心。因为如果距离远了,有的人会跨不过去,距离近了,人们走起路来有些不方便,而二尺左右的距离刚刚合适。
师:你真会思考,能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思考问题,了不起!也请你读读这句子,表现乡亲们的细心。
生4:“让人们从上面踏过”,使我想到了人们摆搭石是为了别人,很关心别人。
师: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啊!把你细腻的心思读出来!
小结:每年,人们都要自觉地、用心地摆搭石。我们从摆搭石的细节中感受到了人们美好的心灵。板书:心灵美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过小溪的呢?
出示: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1) “挽”是什么意思?(卷起)人们脱下鞋子,把裤子高高卷起,然后举起鞋子趟水过去。
(2)这样一次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辛苦、麻烦、不便)
(3)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 因为夏天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搭石都被洪水冲走,或者淹没了。到了秋天,小溪进入枯水季节,天气也变凉了, 人们不能再趟水过去了。
(4)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所以每年秋天,家乡的人们都必须早早地摆好搭石。可见搭石是多么重要啊!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预设场景二:赶路人修搭石
1、生找句子。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范读)
2、“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他会遇到哪些急事?(上班、看亲戚、送友人、下田干活……)
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碰到,但是——生读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一定会……再……直到……
这位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呀?学生练笔:
当老人发现了不平稳的搭石,他想(
生1: 这块石头松动了,后边来过河的人不知道,万一踩不稳摔在河里可就麻烦了,特别是抱着孩子的妇女、放学回家的孩子、腿脚不便的老人,更容易摔倒,我一定要把它摆好。
师:多好的老人呀!一心想着别人。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生2:可是,如果我走了,别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
生3:我一定要找一块最平整方正的石头搭上,让它一点儿也不摇晃。
生4:搭石换好了,后面来的人就很安全了。
5、老人生怕搭石不稳,是反复地踏,从老人反复踩踏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美) (板书:奉献美)
6、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去读读,生齐读。
师引读:当大爷早上去喝茶,经过搭石时,只要……当大爷傍晚接孙子放学回家经过搭石时,只要……(师生合作读)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可亲、有责任感的老人啊!
预设场景三:一行人走搭石
1、(那一行人怎么走搭石呢?)指名读句子。出示:“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一行人”中“行”怎么读?体育课上我们常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排成一行(háng)
而这些在搭石行走的人叫一行(xíng)人。(齐读“一行人”)
3、体会“协调有序”
师:那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你联系上下文理解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协调有序?
生2:“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4、师: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
师:听,他们在协调有序地走着,你听见什么声音了吗?(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你还看到了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5、 结合画面,理解“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绰”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那“人影绰绰”的意思就是——人影倒映在水中姿态很柔美。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是什么样子?谁能把你想到的样子告诉同学们?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叠词读来给人一种韵律感。像这样的词语你收集了几个呢?
流水潺潺、溪水清清、月光融融、笛声悠悠、白雪皑皑 、绿草茵茵、凉风习习
6、是啊,每当下工,一抹夕阳照在小溪上,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着踏踏脚尖点搭石的声音,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丽和谐的画面。(齐读)板书:和谐美
预设场景四:两人相遇让搭石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理所当然的事”
自由读第一句话,想象当时的情景,两人碰面会说些什么?同桌之间表演一下,并指名上台表演。从中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生自由发言。(板书:谦让美)
这种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你从哪里读懂的?(总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多令人感动呀,你会怎样去读?指名读。
预设场景五:背老人过搭石
1、那如果是老人来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句子)齐读。你们能做做“伏下身子”这个动作吗?(请学生在座位上做动作)
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假如你是那位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家乡的人们非常敬老
2、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好一个“理所当然”,这里面藏着的不仅仅是一颗谦让的心,一颗敬老的心,其实这里面藏着的是一种习惯,家乡的人们还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遇到孕妇来走搭石……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课件出示:
假如遇到(
如果遇到(
(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是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挽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
石。
师:这真是一幅助人为乐的风景。
3、多么善良、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他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齐读这段话。
四、感受美
1、师小结: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师: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五、抒写美
1、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生: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是一种美,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
2、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美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
搭石
家乡人摆搭石
赶路人修搭石
两人相遇让搭石
背老人过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