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复勘《史牆盘》发现“史墙”不叫史墙不是人的铁证揭开微子去国之谜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2021-04-22发表“破译勘误陕西省宝鸡扶风窖藏国宝《史墙盘》揭开三千年未解西周历史之谜”一年多来,还一直在纠结《史墙盘》中的史墙,到底叫不叫“史墙”的问题?
之所以怀疑“史墙”其人?是因为近年来研究《献簋》、《琱生尊》、《何尊》、《大盂鼎》《小盂鼎》、《毛公鼎》、《大克鼎》、《散氏盘》、系列《逨鼎、逨盘、逨鬲、逨钟》、系列《颂鼎、颂簋、史颂鼎》后震惊的发现,明清至今考古专家们在没有完全捋清隶定铭文情况下考古论定的《何尊》,即不姓何也不叫何根本没有所谓叫何的《何尊》?发现并不叫盂的《大盂鼎、小盂鼎》?并不叫克的《大克鼎》?并不叫毛公的《毛公鼎》?并不叫琱生的《琱生尊、琱生簋》?并不叫颂《颂鼎颂簋》、并不叫逨的《逨鼎、逨盘、逨钟》等大量根本性的考古错误问题?取得周原青铜器研究突破性进展,填补很多西周早期历史记载空白,解开一系列早期西周历史之谜。
一年半后再次复勘研究《史墙盘》铭文没想到有新发现。在审看吟读时发现年前解读的部分字句句读有不妥之处?经过反复推敲,再次重新断句,研究铭文中多次使用的“啬”、“穑”、“牆”、“墙”商周至今的甲骨文、金文篆隶楷书写字意演变过程,研究发现西周《史墙盘》铭文中墙字,今虽相通,但周未及“墙”?发现铭文之字与“啬”、“牆”关联的字句,都记载的是与农事稼穑有关的关联线索?思虑墙“啬穑与牆墙演变过程”多日终有所悟,终于发现《史墙盘》中的史墙所言史历稼穑,发现盘铭虽有“史墙”,并无名叫“史墙”之意的考古铁证。
2022年8月1日卧马先生补译《史牆盘》铭文译文图复勘墙“牆”之误图
陕西扶风出土《史墙盘》45年来专家译文清华大学李学勤译文与2022卧马先生复勘《史牆盘》译文对比图
参看:2021-4-22破译勘误宝鸡扶风窖藏《史墙盘》揭开三千年未解西周历史之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z0iz.html
为捋清墙盘之墙,先以“墙”为例加以说明。墙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同。籀文或将“啬”上改二“禾”为“来”来为麦,与禾义类相通。战国秦简文字“啬”之下部变形为图C。篆文字形与战国文字相近,只是将变形的“图C”又省变作“回”,而为楷书之所本。《说文解字》另收有二籀文,一从二禾,一从二来。从二禾者,与甲、金文构形同意;从二来者,则与秦系文字构形同意。后为了表明质地,又将表意的“爿”旁改为“土”,因为最早的墙都是垒土而筑。
“啬”的古字形像藏谷于廪。“啬”和“爿”两部分合起来会筑起围屏来收芷粮食之意。墙指用砖石土木等砌成的房屋园囿之界域。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上查“墙”字,显示没有收录包含“墙”的信息。牆的解释:土部曰。垣,牆也。
啬、穑、牆、墙的文字演变证明,在战国以前包括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秦汉时期尚无土旁之墙,所以,西周之器的“史墙盘”,即是叫史墙盘的话,准确的也应该是叫“史牆盘”。
2022年8月1日卧马先生复勘《史牆盘》译文据啬穑牆墙演变重新断句:曰:古文王,初斁和於政。帝降懿德大,甹匍有四迵,受萬邦碌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畯民,永不鞏,狄虘长伐,人童憲聖。成王,左右绶噢剛,鲧用城鬷,周邦淵还。康王欠尹,唁疆宖魯。邵王,廣羆楚荊,唯窃南行毕觊。穆王,井帥宇,誨辞寧天,天子子圂。伧文武長,剌天子釜,無匄寴俋,上下亟狗,迂慕昊燳,亡昊帝司,夒尢保受,天子察令,厚福豐年,方蛮亡不戒,見青幽高祖,在微霝處雩,武王既伐殷,微史剌祖,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国於周卑處。畐叀乙祖,迷匹氒辟,遠猷龚心。子厭啖明,亞祖祖辛竅旒,子孫繁獶,多教乐角戲,光義其察,祀畣屖。文考乙公,彼趮得屯。無誺辳嗇戉曆,唯辟孝習史牆,夙夜不劣,其日蔑曆,牆弗敢俎,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作寶尊彜。剌祖文考,弋寳受牆,爾虢福懷,獶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
《史墙盘》铭文中的文王武王指周文王周武王及昭王穆王均无疑意。要想准确的解读《史墙盘》,必须捋清《史墙盘》中的人物关系,弄清穆王中的微史是谁?微祖、亚祖、“文考乙公”是谁?
关于“微史”:《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有妻之子,不能立妾之子,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辛是亚祖与相关记载相符。
帝辛在位时,封子启于微建立诸侯国微国,爵位为子爵,故称微子。微子多次亲谏帝辛,见“纣终不可谏”,便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商量。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访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帝辛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
据《史墙盘》铭文:“武王既伐殷,微史剌祖”,就记载的是“周武王伐纣,他持祭器前往军门,袒身反缚以告,武王释之,并复其位”的这段历史。“微史”就当是说“当年微子因见商代将亡,数谏纣王不听,遂出走”的微子去国之史。所以研究认为,认为“微史”不是人?微是指微子,史是微子谏纣不听去国之史。
微祖:字意很明确,就是指微氏先祖微子。
文考:周文王死后,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所以《史墙盘》中的“文考”一定是指周文王无疑。
“乙公”是谁?商代帝王中的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商王文丁(《史记》作太丁)之子
,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是微子之父。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所以《史墙盘》中的“乙公”当指微子之父商帝乙公。
《史墙盘》之所以命名为《史墙盘》,是铭文末尾段有仅用过一次的“史墙”二字。自《史墙盘》出土考古专家论定为《史墙盘》以来,几乎没有一个人质疑过《史墙盘》中的“史墙”是不是“史墙”的问题?
复勘重新断句该句为:“無誺辳嗇戉曆,唯辟孝習史牆。夙夜不劣,其日蔑曆,牆弗敢俎,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作寶尊彜。剌祖文考,弋寳受牆,爾虢福懷,獶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后,第一次发现“史墙”可能并不叫“史墙”的线索?
先说铭文中的“誺”字,《扬子·方言》不知也。沅沣之闲,凡相问而不知答曰誺。《正字通》以言相欺曰谩,以言相诬曰誺。又《梵书》空谷传声曰赤谩白誺。
剌,汉语汉字,读作lá或là,同“拉”,意思是违背常情、事理。
《史墙盘》尾有“剌祖文考,弋寳受牆”句,艺厘清“弋寳”需先弄懂“弋”?
弋:本意是用帶有繩子的箭射獵。《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將翱將翔,弋鳧與鴈”。也有“取得”的意思。《書經·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史記·卷四·楚世家》:“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戰國”。射鸟之弋与宝组合,当有“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之寓?是说因为周文王、周武王、与微子国之王之弋联而铸此宝盘的意思。而“受牆”之意,则非受其几仓谷物稼穑那么简单了?当是指周王御赐微子居周食邑稼穑居地。
句中,第一次使用的是“無誺辳嗇”的“啬”。第二次是“孝習史牆”,第三次是“牆弗敢俎”,第四次是“弋寳受牆”。系统研究商周“啬”、“穑”、“墙”、“牆”的文字演变过程,发现铭文中三次使用的“牆”并不是秦汉以后晚期才引申使用的土旁“墙”字。从细读铭文中的与啬牆关联的上下字句,发现均与“辳啬”、“稼穑”有关的“牆”意。且啬与穑牆密切相关。
重新断句为“無誺辳嗇戉曆,唯辟孝習史牆”后,字句通顺字意明白。“辳嗇戉曆,孝習史牆”八字可谓是士农工商军各行各业各有所指,八字分指农、啬、戉、曆、孝、習、史、牆之事之意了然明白,言简意赅。
弄清了相关字意,再来“無誺辳嗇戉曆,唯辟孝習史牆”就好理解了。整句的意思是:商末微子启去国,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持祭器前往军门,袒身反缚以告,武王释之,并复其位。舍微子启于周。但微子不熟悉辳桑稼蔷和军戉曆法之事,没办法周王唯辟微子启孝習史事,以微子代替武庚奉守商祀稼穑于周”。
“夙夜不劣,其日蔑曆,牆弗敢俎,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作寶尊彜”句大意是:受到周武王厚待的微子,启夙兴夜寐,蔑曆祭祀先祖之时,微子启不敢用稼穑谷物俎祭。微子启与周王對揚天子丕顯功德,奉周王之令用作此寶尊彜。因剌祖文考三王之弋故,周武王赐于微子食邑稼穑居周之地制作寳器,爾其微子后裔虢福永懷,獶福錄黃耇彌其一生,峰之龕事氒辟,其子孙萬年永寶用之。
复勘《史墙盘》据铭文综合研究认为:280字陕西省宝鸡庄白窖藏出土“史墙盘”准确颚器名当叫“史牆盘”。280字的“史牆盘”前半段记载周文王、武王、成康昭穆各王的西周历史。后段详细记载微子启去国周武王灭商后适周,受周王赐封稼穑宝器厚待的微子家族演变史记。发现“史牆盘”铭文中的“史牆”记载的是史历稼穑,并非姓史并非人叫“史牆”的考古文字证据,首次揭开记载微子去国的“史牆盘”历史之谜?
本文仅为最新研究发现,谨供商周考古专家和史学研究专家参考。欢迎多多批评指正。
2022年8月10日 与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