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路:长城脚下的沙湖》
沙湖,顾名思义就是沙滩中的湖泊,但这里的“沙湖”却是长城脚下的沙湖。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地处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陷落地嵌中部。在《嘉靖宁夏志》中,明朝在修筑长城同时,就已有“沙湖”这个名字的记载,这里是预警防备的哨所和牧马之地,称沙湖是“置军马哨备”。
明朝建立后,北方的鞑靼、瓦剌等游牧部落对边境地区不断进行侵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疆安全和内地的稳定,为了抵御这些外敌入侵,明朝政府在边境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防御措施,其中就包括置军马哨备。明朝时这里地处西北边陲,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平罗城一带设置军马哨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明永乐初年,平罗地区开始“置军马哨备”,建立哨所,这是宁夏北路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景泰六年,奏拨前卫后千户所十百户军余来此居住,加强了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弘治六年,因居住人口增多,开始展筑新城,平虏城(今平罗)的规模逐渐扩大,军事地位也日益重要。嘉靖二十年改设平虏守御千户所,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一地区的军事管理。设立哨所的军士通过巡逻、侦察等方式,使宁夏北路地区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随着军马哨备的建立和军户的入驻,大量的人口聚集于此,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军户的屯田生产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军事物资的运输和供应也带动了商业的繁荣,使得平罗地区逐渐从一个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经济基础的军事重镇。
当地相传,一位美丽的蒙古女子贺兰能文善骑会射,她因慕天山原始岩画之名而踏上探寻之路,途中与党项族男青年漠汉邂逅,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然而后来成吉思汗欲纳贺兰为妾,西夏皇帝也欲定漠汉为驸马,两人誓死不从,决定私奔。在一个月圆之夜,他们相会并吃下仙药,贺兰化作泉湖,漠汉化作沙漠,相依相偎,永不分离,贺兰的贴身丫鬟化作了芦苇,形成了沙湖独特的地貌,贺兰骑的马则化作了贺兰山。
据《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嘉靖十年,总制王琼于内复筑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困地荒芜”。《嘉靖宁夏新志》亦云:“临山堡极北之地尽头,山脚之下,东有边墙,相离平虏城(今平罗)五十余里”。沙湖就是位于宁夏北部防御体系中的关键节点之上,对于控制内外交通、抵御外敌侵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在2000年6月15日和2020年9月13日多次走进并入住沙湖生态园。从宁夏北部地图所示,沙湖周边的古长城依然可见,沙湖是由黄河古道洼地经过山洪刨蚀、地下水溢出汇集所形成的大自然景观,也是古人先辈们留下的遗产。如今这里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入了沙、水、苇、鸟、山五大景源的有机结合。沙湖是一处融合江南水乡之灵秀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的“丝路驿站”上的一道闪亮明珠。
许之丰摄影2020年9月13日记录于宁夏沙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