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路:长城脚下的省嵬城遗址》
省嵬城遗址,地处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省嵬村。是西夏时期的一座重要军事城堡,其地理位置优越,黄河绕其东南,西面及西北是连绵数百里的贺兰山,构成天然屏障。守护着西夏的西北边陲,彰显着那个时期西夏政权的强大力量以及在军事防御上的精心布局,是抵御外敌的前沿堡垒。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它历经战火、地震等诸多劫难,沦为废墟,昔日的辉煌虽已不复存在,但古城遗址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与沧桑变迁。
省嵬城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建筑格局特色鲜明,城墙、角楼、瓮城等一应俱全,城墙四角及四面中间均有突出的马面,城墙、马面及瓮城墙体上均有垛口,城墙四角设角楼,城门处设瓮城。城墙东北、西北、西南保存相对较好,一座气势宏大的古城遗址,历经上千年战争和风雨的洗礼尚有如此面貌,实属不易。
省嵬城是西夏重要的军事重镇,具有控制当地党项人部族和抵御外敌的双重作用。它与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相互呼应,在军事上互为掎角之势,对维护西夏西北边陲的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是西夏抵御辽、宋等外来势力的重要防线之一。历史变迁元昊建立西夏后,省嵬城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在明代宁夏成了防守退居漠北瓦剌、鞑靼的边关前哨,省嵬城曾经作为明朝驻军的指挥机关,为防鞑靼的侵扰将宁夏中北部的全部居民迁往关中,省嵬城等地成为空城。朝廷“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徙五方之人实之”。留存在这里的西夏党项居民底消失或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流传下来的只有省嵬城这一西夏地名。长城在石嘴山市境内沿贺兰山一带,省嵬城和红果子旧北长城连成一线构筑起了烽燧和营盘等防御工事,驻有二十多个营盘守着宁夏北部边关。
据《清实录》记载,清朝时称省嵬城为省嵬营。雍正皇帝接工部侍郎通智、单畴书折奏“请沿贺兰山一带直抵石嘴子为界,于省嵬营左近立一县”,即省嵬城和后来设立的宝丰县。同时在省嵬城以西设立两处屯堡,沿用省嵬城之名,即上省嵬堡和下省嵬堡。清乾隆《宁夏府志》记载中“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时,宁夏发生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等三县地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据考证这次地震达到八级,造成红果子长城两处“错位”,省嵬城属于震区中心,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2019年10月7日,作者走进明长城脚下的省嵬城遗址,这里载着厚重的历史,让人不禁生出诸多感触。站在古城遗址之上,能感受到多元文化在这里的交流与融合,从历史兴衰角度来看,它见证了西夏王朝的强盛与衰亡。它曾经是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城池坚固、设施完备,是抵御外敌的前沿堡垒,守护着西夏的西北边陲,彰显着那个时期西夏政权的强大力量以及在军事防御上的精心布局。面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深感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许之丰摄影2019年10月7日记录于宁夏银川
加载中,请稍候......